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4日电(吴平华 张静)近日,成都市青羊区西御河街道羊市巷29号院的巷弄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成都市青羊区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谷波医生背着药箱,熟门熟路地拐进李婆婆家的小院,这是他18年家庭医生生涯中又一个寻常的清晨。

2007年,青羊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当时还是坐诊中医全科医生的谷波,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背包医生”。“从诊室到家门,变的是服务场景,不变的是‘随叫随到’的承诺。”谷波擦拭着陪伴多年的药箱,箱身上的磨痕记录着无数个往返于社区街巷的日夜。
今年87岁的李婆婆是谷波的老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前几日,老人因旧伤导致小腿疼痛,一个电话,谷波便带着家医团队上门了。把脉、测血压、听心率,谷波动作娴熟轻柔,一边检查一边询问饮食睡眠情况。团队里的康复医生童医生则仔细为李婆婆的腿部敷上药膏,反复叮嘱注意事项。
“真心很感谢谷医生你们的照顾!”李婆婆在送别的时候说道。这话李婆婆跟医务人员说了18年,这次仍然真心地重复着。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第一批签约患者,多年来,在谷波的科学管理下,李婆婆的慢性病始终控制稳定,这让她的子女在外工作也能安心。
“家庭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治未病。”谷波说,“我们要做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把疾病防控在萌芽状态。”正是这份理念,让他坚持为签约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个性化指导,用专业与耐心守护着一个个家庭的健康。
18载春秋流转,谷波的身影早已融入社区的日常。而在全区的基层角落,像谷波这样的家庭医生还有738名,组成184个家庭医生团队,为42万名签约患者践行着“健康约定”。他们的药箱里,装着的不仅是听诊器、血压计和药品,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温情。
从青丝到微霜,谷波和他的同行们用脚步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仁心温暖着每一位居民的心田。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成为社区居民最贴心的健康守护者,让“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愿景照进现实,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幸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