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4月4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中医说,人体内的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远而感觉愈加旺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高峰。因此养护好“阳气的生发”、养护好肝至关重要。在清明这个节气里人们该如何养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的钟洪卫教授表示,这个节气里保持心态平和,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天的生活、工作、娱乐,是调养肝气的好办法,不妨趁春日生机,踏青出游、赏花等,舒缓郁结心绪。在饮食上不妨试试常吃“二甜、三菜、四汤”。
清明时节,常吃二甜
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有效预防胃炎 、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复发,煮粥、煲汤、炒菜均可。
大枣:不仅对脾脏有益处,还能补气养血,尤其适合女性,可以煮粥食用或者是切碎泡茶喝。
清明时节,常吃三菜
韭菜:所谓“春韭贵如油”,韭菜在春天质量最好,常吃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韭菜是温性的,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利于人体生发阳气,在补肾的同时,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马齿苋:清明时节的野菜性偏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作用。其中,马齿苋是最流行的。把采来的马齿苋去掉根和老茎,洗净后需用滚开的水焯大约一分钟再捞出来,并切段放入盘中,拌些蒜泥,再加上醋和姜等。这样会起到驱寒凉的作用。
苦菊:清明节气时如果肝火太旺会引燃心火,这两堆“火”要是一并烧起来问题可就大了,比如容易出现口疮、口腔溃疡、牙疼、长痘等。苦菊能平肝明目、解热解毒,味微苦,很爽口,洗净以后凉拌就能吃。
清明时节,常饮四汤
山楂薏米饮:取生山楂9克、薏米10克,加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2个月为一疗程。可起到舒肝理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藕汁白萝卜饮:材料有鲜藕100克,白萝卜100克,蜂蜜30毫升。选取鲜嫩的藕节,同白萝卜一并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榨汁,过滤后在汁中调入蜂蜜即可饮用。其作用是凉血养阴,养肺润肠凉血。
枇杷银耳汤:新鲜枇杷150克,银耳10克,白糖适量。将银耳用冷水浸发清洗干净,放入碗内加少量水,上笼蒸至银耳黏滑成熟,选新鲜枇杷剥去皮,挖去籽,切成小片待用。洗净锅,放清水烧开,先下蒸好的银耳,烧滚后再放入枇杷片和白糖,放入大汤碗中即成。此方可治疗肺热伤阴,肺燥咳嗽,咯痰不爽,肺结核等病症。
砂仁鲫鱼汤: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其作用是醒脾、开胃、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