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1日电(王爵)11日,《2024年成都商业及物流地产市场报告》由仲量联行发布,2024年,成都全市GDP超2.3万亿元,经济增势良好,产业招引协同推进,成效显著。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成为增长亮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5%。同时,成都继续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新增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成都甲级办公楼市场,聚焦存量需求流动,租赁净吸纳量处低位水平;企业预期收紧,年租金跌幅创历史新高。优质零售地产市场,新增供应大幅回升,运营商“先填后调”策略助力空置率修复;消费动能持续分化,鞋服、正餐需求不足,娱乐体验相对活跃,新旧动能转换,市场在新趋势加持下实现消费端的再平衡。物流地产市场,高标仓主力租户行业在2024年经历较大更迭,一批新兴平价消费业态发展加速,对传统零售行业形成替代;仓储需求在新老租户交替中达到再平衡。
仲量联行华西区董事总经理佟恩表示:“以规划开局2025,未来成都将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方向,在持续优化城市布局的基础上,夯实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核心功能定位。这正是实现未来商业地产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同时,2024年年底地铁五期规划的发布表明成都市将持续完善交通网络,在助力城市高效运行的同时,进一步稳定楼宇经济价值。在产业招引上,建圈强链加速推进,持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诸多举措下,成都正在高速提升城市能级,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朝着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目标稳步迈进。“
仲量联行数据显示,剔除总部楼去化的影响,2024年成都甲级办公楼净吸纳量仅录得约7,300平方米,较近500万平方米的存量规模而言,接近于正负零水平。全年甲级办公楼新增供应共计29.6万平方米,新入市项目包含光环中心、蜀道创新中心、空港怡心城和中国民生银行大厦等。空置率方面,截至年末,成都甲级办公楼市场平均空置率收至31.1%,同比上涨0.8个百分点。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办公需求休戚相关,但市场传导机制存在一定时滞,其影响将在未来逐渐显现。仲量联行成都商业地产部负责人江倩表示:“短期内,成都办公楼市场仍将聚焦于存量需求的优化配置,探寻市场供需关系的再平衡。企业不动产策略的收紧,加上业主方招商策略的动态妥协,两者相辅相成。办公楼市场的租金压力仍然高企,短期难有根本性扭转。从供应端看,成都市场未来仍将面临大规模供应增长,开发主体主要为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和国企。在高空置压力预期下,如何提升招商效率和楼宇运营管理水平,仍是成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自2012年起,成都进入零售地产高供应时代。过去13年间,成都年均供应约86.9万平方米,迅速实现“城市级-区域级-社区级”三级商业体系的构建,市场存量也跨入千万级,稳居全国第三。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表示:“成都零售地产的供给侧正悄然上演剧变,以‘量’的累积为始,历经‘型’的变化,最终实现‘质’的飞跃,并从早期优质供应不足的短缺困境,转为阶段性、区域性过剩的发展现状。未来存量商业调改将成为市场发展主旋律,在零售地产资源头部化、集中化的驱使下,头部企业将成为主导市场未来走向的决定性力量。在新消费、新动能、新场景、新触点等多方势力角力下,成都消费与商业地产市场将步入供需两端的‘再平衡’新阶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