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汶川县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守护绿色“活文物”
2025年04月09日 14: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9日电 (何艳)近年来,汶川县林草局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化古树名木监管和复壮保护工作,让这些珍贵的绿色“活文物”得到悉心呵护,成为当地生态与文化传承的独特名片。

工作人员为古树名木“体检”。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4月7日,在威州镇芤山村,工作人员正在为一株有着约2000年树龄的黄连木修砌全新的树池。为避免损伤古树根系,工作人员依据古树根系分布范围,确定了树池的扩大尺寸,并选用了质地坚固且透水性良好的砖石材料,以确保树池不仅能稳固支撑,还能保证良好的排水功能。此外,为增强古树的生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工作人员还选取了健康的万年青幼树,对古树进行靠接。通过靠接,将幼树的活力传递给古树,帮助古树恢复生机,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

  据介绍,汶川县林草局编制了《汶川县城乡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同时,坚持“一树一策”原则,根据古树的衰弱和表现情况,采取挖掘复壮沟及通气孔、换土、挖排水沟、幼树靠接、根系复壮、修树池、围栅栏等措施来对古树进行保护。2024年,汶川县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了对11株古树抢救复壮保护工作。今年2月起,开始对15株千年及以上古树进行复壮保护,目前,15株古树的复壮保护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对剩余130株古树进行保护。

  据了解,汶川县现有334株挂牌古树,无名木,其中一级古树54株、二级古树80株、三级古树200株;古树群1个,全县千年古树21株,居阿坝州首位。古树总体生长势和生长环境良好,包括27种树种,共17科25属。因南北片区气候差异大,北部片区主要为侧柏、岷江柏木、国槐、黄连木、女贞等耐旱树种,而南部片区主要为润楠、银杏等喜湿树种。

  目前,汶川县已完成古树名木资源的全面普查,详细记录了每株古树的位置、树龄、生长状况等信息,建立起完善的“一树一档”动态管理档案。同时,为每棵古树名木挂上专属二维码“身份证”,当地群众和游客扫码即可了解其详细信息,让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接下来,汶川县将以林长制为重要抓手,持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一方面,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档案,详细记录每一株古树的位置、树龄、生长状况等信息,实施动态化管理,确保每株古树都能得到精准呵护;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大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保护古树名木,全民共建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