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3日电(吴平华 李媛媛 徐皓原)许多老年人因不熟悉智能手机的使用而遭遇“数字鸿沟”,近年来,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的很多老人就曾面临养老年审认证的难题,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担心错过认证影响养老金发放,让他们忧心忡忡。而在纪检力量的推动下,该镇用贴心服务,化解了困扰老人们的养老金年审认证难题。

“手机上下载了宜宾人社app,打开之后,就点这个‘待遇资格认证’,输入你的名字、身份证号码……”在安边镇便民服务中心养老保险集中年审认证点,工作人员正耐心地指导老人进行养老金年审人脸识别认证。几个月前,“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怕错过认证领不到钱”还在困扰着安边镇的老年人们。
“我年纪大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申请养老年审,所以就找到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帮忙申请认证。”安边镇安边社区居民曹大奎说道。
“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只有我们老两口,没有人帮忙认证,心情很烦躁。”说到之前自己认证的困难,安边镇治和村村民肖发文表示很愁。
根据政策要求,为保障基金安全,养老金领取人员每年需通过手机APP完成一次线上人脸识别认证,超期未审将暂停发放。然而,对于习惯使用“棒棒机”,甚至从未接触过智能手机的老人们来说,这道看似简单的认证程序,却成了领取养老金的“拦路虎”。
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哨声。在通过“有事找纪检”活动收到群众反映后,安边镇纪委立即督促便民服务中心对全镇9个村(社区)未年审人员开展全覆盖走访,发现全镇需进行202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审认证的老年人共计3855名,且人口分散、基数较大,成了开展工作的难点。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经过讨论研究,推出‘集中认证+上门服务’方案,同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持续加强走访,根据群众意见持续优化服务方案。”叙州区安边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元琼介绍。
很快,一套针对性强的“双线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一方面,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集中认证点,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学认证流程,现场为老人排忧解难;另一方面,组建镇村组三级分队,主动上门为高龄、重病、残疾等行动不便的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入户认证服务。
“阿姨,你好,我们来帮你认证养老保险。”77岁的曹大和老人虽然使用的是智能手机,但却对养老金年审一窍不通,为此,安边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特地上门帮助她完成了人脸认证。
“这个上门服务的政策让我们感到很方便、快捷,一会儿就办好了,服务太周到了。”曹大和表示十分满意。
“我们把身份证和手机给工作人员,一会儿就给我们办理好了。现在养老金每个月都按时到账。”安边社区居民曹大奎对“双线服务”的开展连连称赞。
如今,随着“双线服务”模式的推动,养老金年审认证不再困扰着安边镇的老年人们,贴心的服务换来的是群众的方便与满意。
“自‘双线服务’开展以来,镇上为行动不便、操作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安边镇黄江林村党支部副书记、纪检委员陈强表示,特别是上门认证这一服务,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更是拉近了干群关系。
截至目前,安边镇已为3739名老人完成养老金年审认证,其中为214名高龄、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了贴心的上门服务,确保所有养老金年审应审尽审。
养老年审的“小问题”,背后是千家万户的“大民生”。从“不会办”到“不用愁”,安边镇的“双线服务”,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智慧和温度。这样的服务,不仅值得点赞,更值得推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