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温江:“亲邻社企” 为基层治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2025年07月30日 09: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30日电(王爵)近日,温江“亲邻社企”在探索盘活空间资源、破解治理难题、补足服务短板、收益反哺社区方面走出了新路子,不仅增强了社区发展活力,还汇集了基层多元力量,汇聚家门口多元力量,为区域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温江区聚焦“亲邻家园”营建,围绕党建惠企助企、服务新就业群体、凝聚基层力量、优化社区服务等工作重点,大力推进社区社会企业发展,共创“亲邻社企”品牌。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社区社会企业26家,覆盖南城区域所有街道,2024年总营收突破400万元,累计有100万余元用于反哺社区建设。

“温有根”社区超市。温江社工部供图

  据介绍,天府家园社区服务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温江区推动本土特色产品发展的号召,持续推进“社企‘新’连心·温江一家亲”、党建引领“温江造·温江用”产品进社区,以搭建“温有根”社区超市为平台,架起产销直通桥梁。

  该超市作为枢纽平台,汇聚了20余家本土企业的180余种特色产品,香飘飘、菊乐酸奶等“温江造”产品通过社区渠道走进千家万户。67.5万余元的营业额背后,是社区经济反哺机制的创新实践——每件商品的销售利润都转化为助老服务、设施更新等社区基金,这种“在地生产、社区展销、收益反哺”的完整闭环,让居民既成为消费主体,更成为治理成果的共享者。

  “以前这里乱糟糟的,货车乱停乱放,安全隐患大得很。现在好了,有了‘货车司机之家’,咱们停车方便了,还能充电,真是解决了大问题!”货车司机老张对笼堰社区的新变化竖起了大拇指。

货车之家。温江社工部供图

  笼堰社区地处成都医学城,辖区内企业众多,平时有大量货车来往运送货物。针对货车停放难、驾乘人员休息难等问题,笼堰社区居民服务有限公司捕捉到社区内闲置空地的利用价值,在充分征求意见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4200余平方米的空地改造成“货车之家”。自运营以来,不仅有效破解了车辆乱停乱放、安全隐患突出等治理难题,缓解了周边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更实现营收约48万元,成为社区企业空间活化与资源再利用的典范。

  金府路东段(学府广场)曾因设施陈旧、私搭乱建成为社区管理的薄弱环节,破损地砖与占道修车摊严重影响居民日常出行,学府社区以“空间重塑+协同治理”为抓手,将本地特色茶馆文化与基层议事相结合,拆除常年占据广场的修自行车集装箱、重构空间布局,打造集议事、休闲、社交功能于一体的“四方茶社”,既解决了基层治理难题,又在“一茶一议”间收集居民建议、回应居民关切。

社区文旅研学中心。温江社工部供图

  游家渡社区曾面临青少年假期活动匮乏、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难题,在此背景下,游家渡社区服务有限公司积极行动,深入挖掘社区特色资源,全面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有机串联YOU+篮球场公园、城市会客厅、共享农场等特色场景,精心打造“社区文旅研学中心”。

  该中心依托社区周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特色产业,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如自然探索、非遗技艺体验等,开发研学游线5条,随着研学项目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周边居民以及各类团队慕名而来。

  温江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社区社会企业如同社会治理的活性细胞,既能精准捕捉需求痛点,又能高效整合各方资源。为推动社区社会企业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提升其运营能力,我们也联动了专业团队力量,在资源探索、业态选择、企业运营等关键环节,为社区社会企业开展陪伴式指导,助力其稳健发展。”未来,温江区将持续深化“亲邻社企”品牌建设,让更多治理难点转化为发展亮点,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更多“温江方案”。(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