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绵竹文旅融合结硕果 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62.93亿元
2025年08月15日 18: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5日电 (唐妮)夏日绵竹,年画村的非遗工坊里游客体验木版拓印,剑南老街的古酒坊飘出醇厚酒香,山间民宿的凉风中夹杂着欢声笑语.....文旅深度融合的活力,正从这片山水间持续涌动。2025年上半年,绵竹市累计接待游客610.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5%;实现旅游收入62.93亿元,同比增长4.34%,以“文化为魂、山水为韵、项目为基”的融合发展路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

  文化赋能:非遗“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刚进村子就被年画墙画吸引了,拓印体验更是让孩子迷上了传统技艺。”近日,在孝德镇年画村,游客李明悦的感受道出了文化对旅游的强大吸引力。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年画村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旅游资源,通过观光服务、文创销售、非遗研学等业态,上半年接待游客6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8亿元。村民们“农闲握笔头”当画师,不仅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更在家门口拓宽了增收路。

  500米长的剑南老街则串联起“天益老号”古酒坊、川酒会馆等特色景点,以白酒文化、三国文化等为内核,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今年6月举办的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期间,22万客商与游客齐聚于此,带动白酒销售额2.3亿元,拉动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增收4.23亿元,尽显“中国美酒名城”的文化与产业实力。

  山水提质:“凉资源”变“热产业” 乡村游向“深度”转

  入夏后,绵竹沿山镇的青山绿水成了“避暑招牌”。广济镇云盖村44家民宿暑期天天客满,成都、绵阳等地游客在此短住数日、长居两月,推动乡村游从“半日游”升级为“夏季旅居”。2024年,该村接待住宿游客50万人次、短途避暑游客100万人次,营收超2000万元。

九龙镇龙门山云溪谷漂流景区。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九龙镇龙门山云溪谷6.5公里漂流河道上,日均4000-5000名游客体验速度与激情,单日最高接待量破7000人次;清平镇萤飞谷的夏夜,萤火虫与露营游客共绘浪漫图景……依托生态优势,绵竹探索“文旅+避暑”模式,通过村集体参与、公司化运营,让“绿水青山”持续变现为“金山银山”。

  项目引爆:新业态成增长极未来规划锚定更高目标

  文旅项目是产业升级的“引擎”。今年7月,玉泉镇桂花村依托50余处天然泉眼打造的田园综合体开放即“爆火”,日均游客超8000人次,带动周边餐饮、零售同步升温;清平镇正推进九顶山非遗体验中心、雪野川羌汉聚落度假区建设,未来游客可沉浸式体验羌绣、咂酒等非遗与民俗。

游客露营。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按照规划,绵竹将重点建设龙门之巅旅游度假带,培育康养、研学、户外运动等业态,深化“文旅+百业”融合。到2027年,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亿元、旅游总收入140亿元,让“诗与远方”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持续铺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