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8日电(吴平华 秦旭)15分钟有多长?对宜宾翠屏区的居民来说,15分钟不仅是时间刻度,更是一把衡量幸福的标尺——以家为圆心,用15分钟步行距离画圆,圈出了覆盖“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的社区宜邻中心,推动社区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生活”跨越。

从“有”到“优” 社区便民服务升级
清晨7点,翠屏区西郊街道金沙江社区宜邻中心的生鲜超市已热闹起来。家住附近的居民姚小红穿梭在琳琅满目的果蔬区,手里的购物袋渐渐装满。“以前得骑自行车去城里买菜,来回要大半天。”她笑着说,“现在下楼走5分钟就到宜邻中心的生鲜超市,菜新鲜还便宜,太方便了。”

走出生活区,另一侧的文化空间同样热闹。依托“主理人运营模式”,这里根据社区人口结构、消费偏好等精准设置艺术课堂,覆盖全龄段需求。正在参加活动的王梅告诉记者:“退休后生活反而更丰富了,邻里常聚在一起,心情好,身体也更好了。”
金沙江社区常住人口超3万人,围绕居民八大生活需求,社区科学布局生鲜超市、卫生站、艺术中心、社区食堂等业态,构建起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服务覆盖率超95%。“我们按照‘紧邻式、立体式’理念建设宜邻中心,让居民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全年龄段、多元化服务。”金沙江社区党委书记杨永康说。
精准服务 全龄需求“一站搞定”
“选喜欢的扭扭棒,对折、剪开,再拧出花瓣形状……”在安阜街道酒圣路社区宜邻中心,居民钟玉蓉正手把手教大家做扭扭花。五彩扭扭棒在居民手中翻飞,不一会儿,一朵朵栩栩如生的扭扭花便做好了。“零基础也能学,比买的花有意义,还多了项新技能。”居民倪婷婷举着刚做好的扭扭花,笑得开心。
而在象鼻街道大地社区,一场《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管理》课程正温馨开讲。“更年期又叫黄金期,女性朋友们要更加爱自己。”课堂上,翠屏区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围绕女性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需求展开讲解,干货满满。“内容太实用了,解决了我好多困惑。”社区居民邱敏乐呵呵地说。
“大地社区开设宜邻课堂系列课程,包括大地‘萌’邻早教课、大地‘法’邻庭审课堂等,着重补齐一老一小服务短板,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让居民感受家门口15分钟生活圈的幸福生活。”大地社区党委书记鲜晓琴表示,中心兼顾全年龄段需求,力争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归属感。
模式创新 公益与市场“双向赋能”
近年来,翠屏区坚持以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以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为核心,打破传统社区服务分散、单一的局限。从日常购物到文化学习,从健康医疗到养老休闲,翠屏区将居民所需的服务“浓缩”在家门口,让“便捷”与“品质”成为社区生活的常态,全面提升治理效能,打造成居民的“幸福圈”。
据了解,翠屏区的宜邻中心并非传统商业载体,而是以“便民公益性”为核心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涵盖党群服务、城市书房、卫生服务中心等;其余业态引入超市、餐饮、洗护等便民服务和商业,既让居民得实惠,也保障中心可持续运营。
从青少年假期辅导到中老年娱乐活动,从书画室的墨香到社区食堂的热饭,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能满足日常需求。
接下来,翠屏区将继续链接资源,优化宜邻中心服务,让更多家庭感受到“服务在身边、幸福在邻里”的温暖,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生动注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