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2日电 (刘刚 李红颖)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依托“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的创建契机,在人才外引内育上持续发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高地
实施“五领人才”培育工程,建立“1+2+N”政策体系,出台支持人才向钒钛钢、不锈钢集聚15条措施,持续实施《沙湾区优秀人才特殊支持办法(试行)》,对新引进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根据人才层次和类别给予安家补助和岗位津贴;围绕钒钛、不锈钢等主导产业,建立不锈钢产业研究院、德胜集团专家(院士)工作站,引进北科大、东北大学等科研院校和机构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合作开展提钒提钛技术、固废资源高效化利用等项目;创建全省首个“村博士工作站”,为中药材、水果等产业基地创优发展供技术、拓市场、指方向。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落实“人才安居”和“人才团聚”保障措施,优先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居住需求等问题。
固本强基,厚植人才沃土
实施“四大培训”提能工程,构建七大人才选培体系,打造“一课堂、两中心、十基地”,围绕农业发展、农旅兴区、工业发展等主题,开展“沫若大讲堂”5期,加强干部人才历练提能,培训“三产”技能人才4000余人次,培育返乡创业明星12名、高技能人才259人,1人获评全国“百强乡土人才”,3人获评省农村致富带头人,4人获评“乐山工匠”;依托产业博士工作站、农业专家团队等力量,大力开展“农村家庭能人”培育,新建“农村家庭能人”实训基地12个,培训“农村实用能人”110批次共1.4万余人。
优化服务,营造爱才氛围
创立“区委敬才爱才月”人才工作品牌,创新“七个一”服务矩阵,做实“沫若英才卡”7类15项服务;完善沙湾籍在外人才库,优化调整县级领导联系人才工作制度,常态组织开展人才事迹展播、座谈走访等,兑现人才奖励金160万元;打造温馨宜居的高品质“人才之家”,为来沙人才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务,形成全社会“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