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凉山木里首个水光互补光伏项目正式并网投产
2023年12月15日 13: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5日电 (王雪)15日上午,在海拔4400米的四川凉山木里县的木里河上游的争西牧场上,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华电(木里)新能源有限公司卡基娃水电站水光互补光伏项目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

  凉山木里县首个“水光互补”光伏项目正式并网投产。 中建二局供图
凉山木里县首个“水光互补”光伏项目正式并网投产。 中建二局供图

  “历时200多天,我们终于迎来这一天,经过七天七夜的调试,全面通过了测试实现全容量并网。”正在现场工作的中建二局项目负责人罗勇介绍道。

  绵延的青山,翻涌的河水,72组光伏方阵、一座220KV升压站,加上一条38千米的高压集电线路,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这是中建二局建设者聚力国家“双碳”战略,战高原,斗风雪的攻坚实践。

  作为木里县第一座水光互补光伏项目,项目最大的生态价值便在于水光互补。木里县平均海拔4000米,在这里建光伏,具有得天独厚的“高原优势。但众所周知,光伏发电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光伏电站只能在白天发电,甚至刚好有一片乌云飘过来都会影响发电的效率。而“水光互补”技术,恰好弥补了这一短板。

  “光伏电站发出的电,经过38千米的高压输电线路,和卡基娃水电站发出的电捆绑在一起,一同并入电网。这样再通过调度系统,就能将原本不稳定的锯齿型光伏电源调整为均衡、优质的稳定电源。”罗勇还介绍道。

  据悉,该项目总装机容量210MW,通过与卡基娃水电站的“水光互补”,未来25年的年均发电量预计将达3.65亿千瓦时,节省燃煤约11.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2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765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9487吨,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是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组成部分。

  为了高效、优质地完成全面并网任务,项目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诸多“黑科技”。“我们自主改装了履带式液压驱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施工,平均5分钟就能成孔;改进了传统灌注桩施工流程,先灌注,再立桩;自主研制了‘三角定位块’,确保光伏面板一次安装便是最佳角度。”中建二局质量总监袁亮说道,采用这套“组合拳”,巧妙的为争西牧场330公顷青山披上了“银甲”。

  广袤的争西牧场,群群牦牛穿梭在支架之间,片片面板吸收着清洁能源,条条线路输送着“源源绿电”。据了解,以卡基娃水水电站的“水光互补”光伏项目的全面并网为起点,凉山州将统筹做好资源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全面推进工业强州、农业强州、文旅强州“三大强州战略”,着力将木里县打造成为“水风光储”一体化开发、延链发展的45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