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分红超50万元 绵竹新市镇“抱团发展”有干劲
2023年12月20日 16:4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0日电 (李露平 徐伦汧)近日,德阳绵竹市新市镇白庙村举行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分红仪式。尽管天气寒冷,分红现场却热闹非凡,来自白庙村、下东林村、红豆村、火石村的9688名入股村民共获52.8313万元村集体分红,让“看得见”的集体资产变成了手上“摸得着”的股份红利。

分红仪式现场。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分红仪式现场。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分红仪式上,白庙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全通报了新市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以及仓储物流项目运营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公布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和分红分配方案,并按照《收益分配方案》对入股村民进行了分红。

  登记、签字、领钱……看着手里的“真金白银”,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次分红的钱虽不多,但在村民心中的分量可不小。“我们家有3口人,这次分红一共领到了300元钱。希望明年我们村的收入越来越好。”白庙村村民雷国富开心地说道。

  同样开心的,还有火石村党支部书记杨勇。“我们村和白庙村、红豆村‘抱团发展’,共同出资建设了新市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经过三年的运营共实现利润281545元,按照比例分成,我们村此次分红93719元。”杨勇说,尽管此次入股村民分到手的钱不多,但领到手里的是分红,存到心里的是希望,“后进村”正努力朝着“后劲村”不断发力。

村民领取分红。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村民领取分红。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新市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集体经济发展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打破行政村边界的“联村抱团”机制以及“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新模式,让“先进”带着“后进”跑,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2022年,在新市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白庙村联合火石村、红豆村共同出资,整合各级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300万元,修建占地80亩的综合服务区,配套停车、洗车、修车、餐饮等服务项目,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近10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就业500余名。2023年,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白庙村联合下东林村、红豆村、火石村建设仓储物流项目,预计集体经济每年增加55万元,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新市镇党委书记刘清一说,新市镇针对村级产业发展后劲乏力、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等弱项,打破村域限制,将15个村(社区)划分为四大片区,采取村村联合、跨村抱团的方式,深入推进联村并建、产业联合、资源联通、效益联享,通过以强扶弱、以优带次,形成产业“握指成拳”的放大效应,不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

  接下来,新市镇将在人才联育、产业联兴、服务联心、治理联抓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提升支部引领力、人才凝聚力、产业支撑力、组织服务力和发展新效能,不断厚实集体“家底”,让更多村民享受到集体发展的红利,推动乡村“联合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