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8日电 (郭松平)今年,泸州市确定了“一核引领、三极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新格局,为泸县提升医药产业县域能级,医药健康产业壮大和赋能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泸县通过培育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化发展接轨国际市场,形成引领示范效应;另一方面,泸县围绕核心优势企业,做好做足产业链工作,实现产业集聚集优集约发展。
打造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开启国际贸易新样板
连日来,在泸县140亩泸县积雪草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进行除草、灌溉。这片绿色的“海洋”正是泸县打开世界贸易市场的“金钥匙”。
今年四月底,泸县积雪草种植基地获得了GACP(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这是全国第一个获得GACP认证的积雪草规范化种植基地,也是泸县中药材迈向国际市场的一张重量级贸易出口通行证。这意味着该基地可以成为“全球绿色中药产业联盟”成员和优质的全球供应商。
目前,泸州秦巴医药有限公司正在泸县积极生产来自台湾的10吨积雪草订单。正是有了GACP认证,台湾公司的产品将顺利通过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成为全球医药产品的一员。
据介绍,泸县积雪草具有明显优势,全草积雪草总苷高达4.0%(中国药典标准是大于0.8%)。而且,泸县积雪草的总苷含量(2.36-2.78)高于其他地区(0.06-2.01)采集的样本。
经过两年的培育,如今,积雪草已改变了其野生零星生长的生态属性,实现了在泸县户外基地进行大面积种植。
目前,泸州秦巴医药有限公司科研团队通过积雪草总苷提取工艺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已建立起趁鲜加工提取方法,使积雪草总苷的提取率大大提高,自产鲜品收率达到1%,为市场常规提取收率的4-6倍。
未来,泸县将计划建设占地190亩的药食两用中药研究开发生产基地。该基地利用趁鲜加工提取技术研发大健康产品,包括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创新药。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年税收2亿元,解决就业500余人。
这是泸县走出的积雪草规范化种植的第一步,同时也为泸州中药材种植产业起到了示范引领效应。
打造神经系统医药制造产业集群,头雁引领聚力发展
医药健康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新质生产力是产业最佳助力燃料。
在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里,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研究员正在将研制出来的白色胶囊装袋进行影响因素考察放样。这批新研发的药将进行质量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考察性状、有关物质等。
据悉,作为泸县神经系统医药制造产业的核心企业,该公司依托自身两个平台——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神经精神类药品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医药产品为优势核心,同步对医疗器械、医学保健食品多点发力,形成“三驾马车”产业研发方向。
此外,该公司自主研发了康复型仪器经颅磁刺激仪、科纽斯品牌系列医学保健食品,包括藏红花提取物益生菌、鱼油软胶囊、南极磷虾油凝胶糖果等。
通过对链主企业的培育,目前,泸县医药健康产业已形成辐射效应,围绕神经系统医药制造领域,吸纳90多家企业组成特色产业集群。未来,泸县神经系统医药制造产业集群将成为探索县域经济壮大发展的“路线图”。
多领域培育医药健康企业,让产业链多维度发展
泸县积极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开展医药产业融合,重点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化品三大主导产业及其关联产业进行招引和发展,不断完善医药产业体系。
在医药产业园内,累计入驻生产性企业132家(其中化学药类企业7家,生物制药类企业1家,医疗器械类企业15家,保化品类企业7家)和医贸流通类企业24家。
目前,泸县依托泸州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积极支持华润泸州医药有限公司、九州通现代医药物流基地等发展医贸物流产业;依托本县能源化工产业优势,持续优化化学药(中间体、成品药)研发与生产;依托生物制药技术,引进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西南药谷”“西南美谷”等多重产业布局、多位一体融合将为泸县医药健康产业提能增速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近年来,泸县从提升研发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加快企业培育、完善配套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重点发力,为可入驻企业做好做足产业全流程服务,为医药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充足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