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日电(罗盼)近年来,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产业共富、文化共情、生活共融三大方向,将民族团结工作融入乡村发展各环节,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田间地头、村寨院落持续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同心动能。

产业共富:特色产业织密增收网苗汉互助破解发展题
“以前种烟靠老经验,亩产量总上不去,现在跟着王技术员学测土、控温,用上天然气烘烤房,亩产直接提高20%,去年收入比往年多了近4万元!”8月15日,大寨苗族乡烤烟种植户肖继海站在自家烟田里,一边查看烟叶长势,一边说起技术员王林猛的技术指导故事。
烤烟作为大寨苗族乡的支柱产业,目前种植规模突破6000亩,预计实现产值2600万元,覆盖的136户烟农户均收入可达18.8万元。为破解部分苗汉同胞懂种植、缺技术的难题,大寨苗族乡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组建技术指导队,安排种植能手、农技员与烟农结成32对技术指导组,通过田间课堂+手把手教学的方式,传授现代化种植技术。截至目前,技术指导队已开展技术培训6场,解决种植难题48个,带动烟田平均亩产提升1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大寨苗族乡还探索“粮烟融合”种植模式,在烟田套种红薯、大豆等粮食作物,既守住了“粮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肖继海今年在烟田套种3亩大豆,在苗族邻居杨银才的帮助下完成播种、除草,最终收获大豆1200余斤,额外增收近3000元。“烟田不闲置,粮食有保障,越干越有劲儿!”肖继海笑着说。目前,大寨苗族乡已有82户烟农参与“粮烟融合”种植,套种面积达1800余亩,预计年增粮食产量270余万斤、群众增收超180万元。
在产业多元化发展中,大寨苗族乡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进300亩吊瓜种植基地,苗族妇女陶艳正带领12名各族群众采摘吊瓜,以前在家门口找不到稳定活计,现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20元,每月收入超3000元,还学会了吊瓜管护技术。2024年以来,该基地已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28万元,加工后的吊瓜籽销往四川、云南等地,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此外,林下菌种植基地、四季采摘园等项目同步推进,形成多元产业联动、各族群众参与的增收格局。
文化共情:非遗节庆搭起连心桥传统技艺激活文化力
苗绣要讲究“密而不杂、艳而不俗”。在大寨苗族踩山节活动现场,苗族老人杨启芬握着汉族游客张婷的手,传授苗绣基本针法。这是大寨苗族乡以非遗为纽带,促进各族群众文化交融的生动缩影。
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寨苗族踩山节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举办,是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活动。2024年踩山节期间,除了传统的苗族文化展示:汉族群众跟着苗族同胞学吹芦笙、刺绣,苗族同胞向汉族游客请教短视频拍摄技巧,将节日盛况分享至社交平台;在打糍粑环节,苗汉群众围着石臼轮流捶打,热气腾腾的糍粑被分装成小份,送到游客手中,让民族团结味直抵人心。据统计,此次踩山节吸引川滇两地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等旅游收入增长50余万元,更让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通过节庆活动深入人心。
为推动民族文化常态化交流,大寨苗族乡还打造苗族刺绣织女园体验工坊,配备2名苗族刺绣传承人,常年向各族群众开放技艺教学。每周都有汉族、彝族群众来学苗绣,也会向他们请教剪纸、编织技巧,现在工坊已经成了“跨民族技艺交流站”。工坊负责人王开华介绍,截至目前,工坊已接待各族群众体验10000余人次,培育跨民族刺绣爱好者36人,开发的苗绣香囊、服饰挂件等文创产品,成为传递民族文化的特色名片。
生活共融:社区院落汇聚邻里情校园内外厚植同心根
为促进各族群众深度交融,庆丰园社区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邻里节活动。每年端午节,社区活动室里热闹非凡:苗族群众带来自制腊肉,汉族居民端出特色菜。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包粽子、话家常,一桌民族团结宴让邻里情谊愈发浓厚。“不分苗汉彝,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搭把手,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社区居民罗祖淮说。
在教育领域,大寨苗族乡中心小学将民族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开设苗族语言、苗绣技艺等校本课。汉族学生跟着苗族老师学唱苗语古歌,苗族学生参与汉族传统节日活动,各族学生在文化互学中增进认同。今年六一儿童节,学校举办中华民族大家庭文艺汇演,汉族学生曾舒瑶与苗族学生王欣月合作表演苗汉双语节目,稚嫩的声音传递出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未来可期:锚定目标再出发同心共筑新愿景
如今的大寨苗族乡,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民族文化焕发活力,各族群众凝聚力显著增强。下一步,大寨苗族乡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进一步扩大烤烟、吊瓜等特色产业规模,带动更多各族群众增收。
“我们将持续推动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携手、在文化交流中相知、在生活互助中相融,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在大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大寨苗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雷表示,未来将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苗汉等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