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安昌河“信仰三部曲”作品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2024年10月31日 21: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1日电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昌河长篇小说《千日早》《血与骨》《山桃红》(以下简称“信仰三部曲”)作品研讨会30日在成都举行。

  据悉,本次活动以“赓续沙汀文脉,繁荣文学创作”为主题,由四川省文化馆、四川省作协创研室、巴金文学院、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来自文学界、评论界、出版界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共聚一堂,就“信仰三部曲”的时代意义、文学价值、创作特色等展开深入探讨。

研讨会现场。 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
研讨会现场。 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

  作家安昌河创作的“信仰三部曲”由《千日旱》《血与骨》《山桃红》三部长篇小说构成,以20世纪30年代苦难深重的农民、新中国成立前舍生忘死的共产党员、改革开放年代进城的青年男女为对象,构建了独属于作者的“爱城—土镇—秦村”精神家园,展现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中人性光辉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感悟。

  现场,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作品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四川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吕骑铧表示,“信仰三部曲”非常接地气,深受大众喜爱。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王春林指出,“信仰三部曲”既是写实的,又是寓言的,包含着浓烈的抽象色彩,书写了信仰与人性的纠葛与冲突,交织着善与恶的思考,是具有相当思想艺术高度的文学作品。《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表示,安昌河是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的代表作家,不断为读者带来文学的丰富可能,《山桃红》生动呈现着转型期社会图景下,个体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解读现实,完成理想的坚持与温情的守望。巴金文学院负责人干海兵表示,安昌河的写作并不是取悦于读者,而是传递一种思考,在混沌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一种雄厚的气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信仰三部曲”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卓越,更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上达到了新高度,展现了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作为绵阳安州籍作家,安昌河的“信仰三部曲”有力延续了包括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和现当代作家沙汀在内的安州乃至四川的文学传统,为四川的文学宝库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信仰三部曲”作者安昌河表示,这三部作品之所以叫“信仰三部曲”,是因为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有信仰,“只要胸口里还有一口气,眼睛里还有一丝光,我们都能感受并且相信那巨大的力量,那种力量就是我们的信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