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0日电 (兰成强)“红军在战斗胜利后,在日斯满巴碉房休整,碉房的主人收留并保护了5名受伤的红军战士......”走进壤塘县城,一组巨大的红色文化墙吸引着人们围观,一幅幅革命时期红军在壤塘的珍贵记忆被栩栩如生的呈现在眼前。
“这面墙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现了红军在壤塘的事迹,让我们可以身临其境的学习党史。”壤塘县岗木达镇职工龚建华说道。这面在长96.7米,高10.5米的红色文化墙不仅是该县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还新晋为壤塘网红打卡地,吸引着人们流连忘返。

壤塘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是川甘青区域结合部,是一片革命英雄辈出的热土,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英勇的红军战士用他们的双足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壮丽篇章。
自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壤塘县深入挖掘用红军长征三过壤塘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分别在壤塘县城、宗科乡石波寨新建红色文化纪念墙,在九道拐尕卡岭、宗科乡石波寨、尚蓝天路新建三座红色文化雕塑。这些教育基地和微景观的建设不仅在壤塘厚植了红色精神,还为壤塘县党史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推动党史学习氛围从“推着学”向“争着学”的快速转变,让一场场栩栩如生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壤塘大地开花结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