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青羊区:“少城枫桥学院”挂牌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2021年05月09日 10: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9日电 (吴平华)8日,成都市青羊区举行“少城枫桥学院”揭牌仪式。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中共成都市委政法委,中共青羊区委政法委、社治委相关领导,以及少城辖区干部群众、基层民警100余人参加活动。揭牌仪式前,与会人员参观了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书写少城枫桥》《画说少城枫桥》等为主要题材的书画展,一幅幅精心创作的书画充分展现了少城街道社会治理的成效,其中“营造新场景凝聚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等做法获评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枫桥经验”从诞生到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今,“枫桥经验”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治理乃至国家治理的美丽风景线。在各地各具特色的丰富实践下,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少城枫桥学院”是全国首个由街道层面创办的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主题的基层干部、社区群众教育培训学院,是青羊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试点的重点项目,旨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限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少城枫桥学院”揭牌仪式现场。青羊区委宣传部 供图
“少城枫桥学院”揭牌仪式现场。青羊区委宣传部 供图

  少城枫桥学院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教育培训目的方面,既培养“善治”人才,又培养“崇德”群众。在培训师资上,既有理论丰富的政法高校专家教授,又有基层一线的“本土讲师”。在培训方式上,以实践为主课堂主渠道,分类安排教学内容,统筹设置实践课程,通过角色融入、实践锻炼,切实提升培训学员的实操水平。

  据悉,“少城枫桥学院”,既是培养基层干部社会治理能力的平台,又是培植社区群众崇德善治素养的阵地。学院下设“文”学苑、“德”学苑和“法”学苑3个教学实践单位,推动打造“三治融合”的升级版。“文”学苑坚持“文化铸魂”,以书画院为依托,通过书、画等艺术形式,培植社区人文精神,唤醒文化记忆,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学院坚持“法治赋能”,结合律师事务所,打造街道全天候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立从法律知识、法治意识、法治能力到法治信仰的学习体系、认同体系和实践体系,引导群众重塑习惯、涵养法治;“德”学苑坚持“德治固本”,以祠堂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挖掘祠堂文化,引导群众“明德至善”。

  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媛表示,少城承载着蜀都天府绵延不断的人文积淀,交融着市井生活和文化生命,是成都文脉的传承也是成都生活的窗口。在这片传统与现代传承的地方,少城致力探索社会治理的最优解法。少城辖区的黄瓦街派出所和少城派出所,分别获评全国、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街巷有宽窄,为民无止境”“枫美少城,鹤传平安”,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少城实践,少城将深化和运用相关经验,续写基层社会治理新篇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