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4日电(单鹏 吕杨)未来逛博物馆,游客或只需携带一面小巧的智能镜子,就能解决有关文物的信息需求。“对准文物扫一扫,镜子就能自动讲解,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修复过程等将一一由这面镜子呈现出来。”4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继续进行,在大会体验区,咪咕动漫有限公司讲解员李娜向观众展示着这面“神奇”的镜子。

据介绍,这面镜子融合了人工智能识别算法和增强现实等技术,为参观博物馆等文旅活动带来全新体验,而这恰是本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前沿视听技术与应用创新的缩影。当前,5G和新技术集群正不断拓展人们的想象,带来颠覆级的视觉、听觉体验。

在体验区,全国首个“AI电视台”引来观众围观。该“AI电视台” 基于人工智能语音合成、虚拟演播室、三维模型等技术开发。只见“神鸟大屏”显示屏上,一位女性播音员形象的AI主播正在播报今日天气。“传统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需要在演播室录制,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非常高,‘AI电视台’使用虚拟AI主播,为观众带来24小时不间断报道。”成都电视台神鸟知讯推荐官韩雨珊介绍称。
“技术的变革,可能会像水一样漫上来,例如手机上的指纹解锁或人脸解锁,这个技术已成熟到人们习以为常。当察觉到技术存在于生活的时候,我们已经离不开它了。”上海科技大学智能视觉实验室主任许岚表示。
在本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期间,聚焦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媒体、人工智能、三维视觉、超高清等领域技术应用创新的“5G视听技术及应用创新”论坛同步举行。“‘3D+AI’等新技术打破了真实和虚拟的视觉边界。”论坛上,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昕表示,新技术为媒体带来新的传播手段、表现形式、用户体验。
“当前,内容生产环节的痛点是自动化工具相对缺失,以及如何提升媒体内容制造效益,如何提高运营效率,如何更好地提升审核效率,如何制作创意视频,如何把虚拟形象、虚拟物品和人体相结合等。”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技术服务事业群VP李琳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是媒体端生产的有力辅助,并在AI剪辑2.0、老片修复、全息探索、AI字幕等领域发挥作用。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培尧表示,随着5G来临,视听内容最直观的变化是“从看到戳”,短视频已完全是互动形式的内容,用户在点赞、收藏、分享“一键三连”过程中完成与视频的互动,“5G带来一个全民参与时代,得益于5G技术带来的革新、用户需求变化和行业需求,互动视频迎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