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9日电 (孙丽)7月24日晚,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突然打破了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瑞景社区某小区原本的平静,截至8月8日,对该小区的管控和小区内重点楼栋的封控已持续整整15天。
在这样艰难的时期里,通过社区微信群、小区志愿者微信群、楼栋交流群见证了太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让人震撼点滴和瞬间。而“王叔叔”这个名字,是社区干部和小区居民最常挂在嘴边的,“王叔叔”的身影,也是微信群里众多志愿者参与抗疫照片中刷屏率最高的。他叫王文炳,是一名76岁高龄的企业退休老党员,更是大家口中的“最美小区守护者”。
“吉书记,这次疫情就发生在我们小区,我是党员,我要报名做志愿者,有啥子工作任务马上安排给我就是哈!”25日一大早,瑞景社区党委书记吉红梅刚把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发布到社区党委微信群,王文炳就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
情况紧急、任务繁重,要第一时间在小区里找到党员志愿者有难度,吉红梅来不及考虑王文炳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便给王文炳安排了工作任务。
在小区业主群里招募志愿者、帮忙打电话核实人员信息、通知人员下楼进行核酸检测、维护核酸检测点位秩序,投入战斗的第一天,他就一直忙到半夜12点,才在其他志愿者的劝说下回家休息。
王文炳安还是小区志愿者的总调度。“小阮啊,你就负责值守2号门的下午18:00到20:00这个时段,这个时间有没有问题,需要调整吗?”“没问题,王叔叔,作为在职党员,我更应该全力协助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既是小区居民,又是区委组织部党员干部的阮诗瑶立即回复了消息。
3个车库出入口、2个人行出入口,每人2个小时、分12个班次进行24小时值守,每次核酸检测还要调度人员维持秩序、通知居民,自27日小区从全面封闭管控调整为重点楼栋封闭管控以来,王文炳每天都要为了制定志愿者值守方案反复沟通、多方协调。怕大家没时间听或者不注意语音消息,王文炳就一字一句耐心地在小区志愿者微信群里编辑输入文字信息,又再一个一个的打电话核实情况、确认值守点位和值守时间。
在他的感召下,小区志愿者微信群从25日当天的不到20人,已经发展到了8月8日的73人,志愿者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正在用一次次值守、一条条信息、一个个电话,努力为小区居民编织出一张坚实的生命安全防护网。
“父亲是我的榜样,我也报名参加了小区志愿者,只是居家办公事情也多,没能多出去帮忙,总觉得自己做的比父亲差太远了”。王文炳的儿子王小林说。
不同于其他小区的疫情管控,王文炳所在小区人员进出除了常规的扫码、测体温外,还要核实人员身份信息和核酸检测结果。有的小区老年人没有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当场查验,王文炳就不厌其烦地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帮忙核实,确保小区每个出入口的都不漏一人、严格管理。
在小区家人群里,每每收集到小区里哪家哪户有个什么特殊情况和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出面帮着解决,解决不了的就报给社区协调解决。
每次有热心居民、社会爱心人士为小区送来水果、饮品、防暑药品等,他不顾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也要第一时间把物资分配到城管队员、物业和志愿者们值守的点位上去。
“王叔叔总是怕我们累倒了,随时都关心着我们,其实,他那么大的年纪,却每天都坚守着,他才是最辛苦的那个。”和王文炳一起负责协调志愿者工作的居民志愿者张燕由衷地感慨道。
据了解,这已不是王文炳第一次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2020年春节疫情刚刚暴发时,他积极参与小区门岗值守,一直守到疫情得到控制。
他总说:“作为普通党员,我们或许不是最美的逆行者,但我们可以做最美的守护者,虽然我们不能冲锋陷阵,但我们可以做好小区居民强大的后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