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西充:实施临江新区建设工程 培育发展新极点
2021年10月29日 17: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9日电 (李同周 衡欢)临江新区承载着国省战略、担负时代使命,是西充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未来所在。据悉,西充继续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位推动,对标国家级新区,集全民之智、举全员之力,加快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建设。

  围绕“一轴两翼”产业布局  全力打造经济发展“主引擎”

临江新区西充片区。李同周 摄
临江新区西充片区。李同周 摄

  经济的发展,关键靠产业带动。自省级南充临江新区设立以来,西充县一马当先,吹响了新区建设集结号。第一时间确立了以西充经开区、产业新城为轴,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一轴两翼”产业布局。

  在位于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四川源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正快速运转,一个个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娴熟地操作机器,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第四季度是销售旺季。工人正加班加点,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确保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候贰说,为了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年度任务,每个车间都锁定目标,开足马力抓紧干。

  据悉,四川源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充县重点招引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公司全面实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生产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配套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源维机械只是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一个缩影。为了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向“集群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近年来,西充片区围绕医疗器械、智能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培育了源维机械、四川思杰聚典智能科技等15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2020年实现产值32.5亿元。

  此外,为推进产业向集约化、多样化方向发展,西充片区在全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依托行业重点企业,布局电子信息、汽车汽配与健康酒饮成长型产业,培育了律奥汽车、通光光缆等规上企业17家,2020年成长型产业实现产值43亿元。

  围绕“三城”建设  全力打造同城发展“主战场”

九天真空生产车间。衡欢 摄
九天真空生产车间。衡欢 摄

  城市让生活更美丽。为把新区建设成为低密度、高品质、田园式、精美舒适的生态宜居之城,西充明确了以建设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品质之城为目标,着力打造高品质宜居新城,让新区成为南西同城一体发展的“主战场”“桥头堡”。

  从临江新区西充片区高地举目远眺,只见高楼鳞次栉比,212国道穿城而过,广南高速与新城紧密相连,清澈的护城河蜿蜒曲折。护城河两旁,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整齐排列,掩映在青山和绿树之中……

  “这里的工作环境好,待遇也不错!”源维机械公司工人邓超如是说道。邓超是该公司老员工,他亲眼目睹了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县城南扩,使他上班的多扶镇高速发展。邓超感叹道:“如今,随着多扶镇被整体纳入临江新区西充片区,我们这里势必会迎来更大、更快的发展机遇。”

  “临江新区西充片区是把西充县城和南充主城连为一体的桥梁,也是西充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管委会副主任何源胜介绍,为推进新区与西充县城、南充主城区共融发展,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发力,大力实施交通干道连通工程,投资69亿元,建设里程达79.5公里,包含南西大道、国道212线改建、西顺嘉快速通道等在内的“三纵四横”交通路网体系,打造“10分钟通勤圈、经济圈”,实现内联外通。

  此外,为了促进西充县城与南充主城区深度融合,西充片区将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使西充县城与南充主城区在功能、信息上实现共享,在产业发展上实现共融,在城市建设上实现共建。真正实现南西一体、区域同城、产业同链、基础同网。

  围绕技改创新  全力打造创新驱动“主阵地”

陈吉旺福小麻花生产线。李同周 摄
陈吉旺福小麻花生产线。李同周 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位于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的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内,只见数控机床整齐排列,产品毛坯通过RGV车运输到机床工位,机械手抓取后装夹到机床进行自动加工,所有程序一气呵成。组装车间内,无人搬运车“勤劳”作业,按照设置程序路线,快速将装配零件分送至各车间……

  一旁,该公司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充市“十大工匠”罗世军正在指导年轻技术员监测设备运行。

  “‘机器换人’是我们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生产的生动体现。”罗世军说,该公司成立“罗世军创新工作室”,吸纳组员10人,专注于攻坚克难技术创新。从2017年成立起,该工作室已完成9项技术突破,创造收益3千余万元。

  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拥有自己的真空技术研究院和企业技术中心,现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30余人,创新实施“红”师傅带“蓝”徒弟工程,建立“一对一”“一对多”长效带徒机制,培养技术骨干80名,自主研发真空系列产品600余种,获得国家02专项5项、自主专利30余项。

  同样在位于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的太极集团南充制药有限公司,只见新型糖浆灌装机生产线上,灌装好的糖浆瓶从生产车间鱼贯而出,贴签、包装、装盒、塑封、扫码等程序由智能机器一条龙完成。

  “灌装入瓶的药液都是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进入制剂大楼,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颗粒剂制造过程中的粉尘问题。”该公司负责人骆铃表示,近年来,公司大力培养和引进技术人才,不断开展新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研发实力在川东北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

  九天真空、太极制药在技术、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创新只是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将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实现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接下来,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将持续以创新为引领,依托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启动双创科技孵化中心、人才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探索创新新区管理运行、行政审批、项目推进、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等体制机制,让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