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日电 (廖薇 马悦 张益瑞)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通过技术改造天然气净化厂火炬装置,不断深挖气田碳排放难点痛点问题,实现高效碳减排。

据川西北气矿苍溪天然气净化一厂厂长刘波介绍,工厂火炬放空系统按照惯例设置有高、低压放空火炬,为了确保工艺装置安全,火炬筒与火炬头之间设有防回火装置,采用分子封连续使用燃料气进行密封,其密封燃料气的消耗和碳排放隐患不但让技术管理人员十分痛心,也成为制约工厂绿色低碳发展的“堵点”。
针对此问题,该厂调研国内先进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优化防回火装置,与火炬生产厂家制定优化方案,改造分子封为流体密封器,实现防回火装置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行;同时与火炬生产厂家、CPECC共同协商探讨确定密封用气更换的可行性,将密封用气由燃料气替换成氮气,实现碳排放源替代、节能减排。

按照设计文件,每年原密封气设计消耗燃料气32万方,完成优化改造后使用工厂富余自产氮气,每年可成功减少燃烧产生的1061吨二氧化碳排放,即等效减少289吨纯碳排放,约等于392辆标准轿车一年碳排放量。如果按照每亩人工林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计算,需要579亩的人工林来抵消这一年开车所产生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按天然气门站价,每年节约燃料气费用可达50万元。
据悉,川西北气矿苍溪天然气净化一厂将持续优化总结改造经验,形成净化厂火炬低碳排放改造建议,并推广全炼化专业应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