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筠连县这五年:为人民交出沉甸甸的答卷
2021年11月02日 13: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日电 (武梦 张必柱 杜云 何运 )五年春华秋实,五年攻坚克难,五年砥砺奋进。筠连县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筠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高度肯定。

  经济形势从严峻复杂到稳步向好,人民群众从囿于贫困到致富奔康,城乡面貌从老旧落后到焕然一新……历程波澜壮阔,成果振奋人心。这份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递交给党和人民的答卷,沉甸甸!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日新月异的筠连。郑乐 摄
日新月异的筠连。郑乐 摄

  “我曾走遍村里每个角落,找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完善基础设施……”在银星村,春风村党委书记王家元正向当地党员干部分享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为民办实事的经历,讲得生动,观众听得入神。

  人群中的银星村支部书记张光亮听的很认真,他说,通过学习“春风经验”,银星村创新工作思路,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当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

  由王家元担任队长的“王家元宣讲小分队”是筠连县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的生动实践。自成立以来,已组织宣讲40余场,覆盖7000余人次。

  宣讲活动不仅让乡村党员干部有了新感悟,也给行业部门带来新思路。筠连县政法系统专门设立了“王家元调解室”,邀请王家元结合“春风精神”及王家元式调解方式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政法队伍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能力。自成立以来已调解案件655件,成功调解568件,成功率达86.72%。

  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是保障,党员是先锋。筠连县一直致力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及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印发《深化“春风经验”培育“王家元式”勇立潮头村党组织书记的决定》,开设村党组织书记实战化演练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能力。目前,已培训了村党组织书记42名。

  为使党建引领更实、发展合力更强,筠连县还坚持从严从实管党治党,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积极落实省市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持续巩固,党风廉政社会评价指数从2016年的82.7分上升到2020年的88.87分,全市排名第2。

  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筠连县硒山湖。郑乐 摄
筠连县硒山湖。郑乐 摄

  位于新阳村的济众鸽子场又分红了!参加分红大会的上百户村民一一签字、按手印、数钱,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据了解,团林苗族乡党委政府引导3个贫困村集体和61户贫困户共同发展的鸽子场目前已经组织分红4次。

  村民熊启秀今天笑得格外灿烂,她兴奋地表示,作为养殖场股东之一的她已累计分红3000余元,再加上担任村里保洁员的报酬,收入比以前高了几倍,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我们结合实际,在县里的支持帮助下,以‘跨村联营’模式建设的鸽子养殖场,已经初见成效。”据团林苗族乡党委书记郑万江介绍,通过统筹资源量化为股份,让村民变成‘股东’参与分红,对促进群众增收富有成效。

  窥一角而知全貌。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75.29亿元增长到146.18亿元、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37元增长到18610元、年均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265元增长到39500元、年均增长8.5%,2018、2019年县域经济考核居全省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分别为第11位、第6位。累计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3个、完成投资63.27亿元。

  一个个数据,一项项荣誉,都是五年来筠连县经济发展成果的生动写照,更是五年来筠连人砥砺奋进、锐意进取的最好回报。

  文化惠民助推乡村振兴

云海之上茶飘香。徐琪 摄
云海之上茶飘香。徐琪 摄

  “我最喜欢的节目是《我和我的祖国》,舞跳得好,歌词也好,这次带着我伯父也来看看,他早就想来了。”刘忠政表示,节目形式很多,除了快板《众志成城抗肺炎》让人印象深刻,还有小品《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也很不错。

  五年来,文化惠民工程力度持续加大,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这背后是筠连县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据统计,单2020年,筠连县就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4场,受众近40万人;开展送文化、送电影下乡活动90余场,戏曲进乡村、进校园24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900余场。

  筠连创新开展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735”工程被中央文明办肯定为“筠连模式”,乡风文明建设“433”工程经验在四川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上交流,探索推行“一四五”工作法,“阅读·从娃娃开始”公益性绘本阅读活动被评选为2021年全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优秀案例,致力文明乡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明显。

  生态治理尽显筠州底色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筠连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邹涛表示,要让绿水青山成为筠连人民美好生活的底色,让蓝天白云成为筠州大地的主色调。

  五年来,筠连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断在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做出新探索、取得新成效。

  “我这个养牛场的化粪池,可以装2000多吨,干湿分离后的牛粪,非常有利于皇竹草的生长。”在沐爱镇金坪村,村民杨申华在喂牛时说。

  据沐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应元林介绍,为避免肉牛养殖造成粪污,金坪村形成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粪污处理+沼气运用+粪肥还田”的绿色循环链,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五年来,筠连县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2018年、2019年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308天、337天,均位列全市第三,2020年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为352天,位列全市第一,2019年、2020年空气质量均达到II级标准。

  如今,行走在筠州大地,青山环绕,绿水潺潺,空气清新。旭日初升的清晨、华灯初上的傍晚,在定水河畔,茶余饭后锻炼、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民生福祉勾勒幸福画卷

  五年来,筠连县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整合投入资金48.44亿元,全县3.75万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6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为零,如期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47元。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两心三组团”战略加快实施,“一城三镇”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提升项目全面完成。基础配套设施、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4.18平方公里,较2016年增加46.6%。12个乡镇场镇面貌全面提档升级,“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美丽宜宾•宜居乡村”达标村分别达65个、67个。

  ——教育医疗同步推进。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和“医联体”“医共体”改革。全民参保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就医报账不断优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科学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建成乡镇寄宿制学校,“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评估认定,2016年以来全县一本上线人数1420人,被“985”“211”名校录取406人。

  ——交通瓶颈不断突破。渝昆高铁开工建设,宜彝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县内主要国省干线黑化提档升级改造加快推进。目前,筠连县有国道61.15公里,省道78.96公里,县乡道288.27公里,通村公路1010.64公里。

  五年来,筠连县在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始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入手,不断推出新举措,为群众送出一个个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大礼包”。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现在全县已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也将在党代会精神的指导下,蓄势扬帆,踏歌前行,为谱写现代化筠连新篇章而努力奋斗。(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