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日电 (吴平华 侯莉)据悉,长宁县最近正在接受省级文明城市的复检,创建过程中从上到下高度重视,从机关到社区、到企业、学校到普通群众都积极参与。群众口口相传,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乱到垃圾,不随地吐痰,每个人都注重自己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街道干净,交通秩序井然,市场贸易规范,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变化,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我们要把文明城市的要求长期坚持下去,做到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明行为规范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管用为原则。这对每一位公民的言行举止都具有强大的刚性约束力,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具体表现。
有了要求就有了约束力。文明城市创建有很多刚性指标,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硬杆杆”,这就倒逼市民群众自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杜绝各类不文明行为,唤醒最深层次的文明自觉性。这就要求全社会都要将文明的理念深耕于心,时刻约束自己,做一个文明人,用实际行动来检查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文明。生活中不难看到,养犬扰民、车窗抛物、机动车不礼让行人、驾驶中使用电话、行人闯红灯、乱贴小广告、随意踩踏花草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不文明行,这些不文明行为被广大群众所反对和厌恶,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很多地方还通过一定处罚,让其对不文明行为“买单”。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升,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主动做好垃圾分类等文明生活行为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习惯选择。要大力倡导文明行为,宣传文明典型,宣传文明为生活,为发展带来的强大动力。要理直气壮反对不文明行为,敢于批评不文明的行为,敢于在不文明行为发生时站出来说“不”。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氛围,一种崇尚文明的行为的氛围。良好的氛围能深刻影响生活在社会中的人。
从城市到乡村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等,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鼓励更多市民群众加入到文明志愿者队伍中。很多地方还制定了文明行为信用激励机制,建立文明行为信用积分制度,对公民文明行为给予激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