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8日电 (陶文斯)“感谢谢书记,感谢石龙村的领导们,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今天就不能健康的出院,也不能回家继续照顾我的老婆了。”11月16日,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石龙村的脱贫户张高付出院后激动地说。
据介绍,张高付是安富街道石龙村十二社的村民,今年63岁,家里一共四口人,妻子智力低下,两个女儿也还未成年,2014年,张高付因病因残和缺劳动能力,被列入贫困户,在帮扶责任人和石龙村三委的帮助下,2017年,张高付成功脱贫,原本日子更有盼头了,可天不遂人意,今年,张高付因身体异样到纳溪区人民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胃癌,需要尽快做手术,但手术和住院费用至少需要5万元,就算医保报销后张高付也需支付一部分费用,这笔费用对张高付来说也是十分沉重的,包括手术后的康复和照顾,这也是一不小的开支。
了解情况后,石龙村党总支部书记谢健立即组织全体村干部开会讨论帮扶措施,并主动对接联系医院就张高付住院费用等事宜展开座谈会,最后经与院方座谈后达成一致意见,一是先救人,二是院方负责张高付住院期间护工费用,三是对于经医保报销后需要另行支付的费用,由石龙村党总支部联系安富街道民政等部门共同协商解决。
11月16日,张高付出院了,对石龙村和纳溪区人民医院的帮助,张高付很是感激,“除了感谢,我真的想不到其他的词来表达我的心情,我没有文化,没有技术,这些年,要不是村上的领导们对我的帮助,我也不会有今天,感谢医院,感谢国家,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我一定要好好教育我的孩子,要努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张高付含着泪水说道。
而这,只是安富街道众多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的一个例子。今年以来,安富街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干部能力作风提升,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我觉得这个设计要的,现在我们这个小区不仅车子不好停,停车位也没得几个,每次下班回来停车都要碰运气。”不久前,安富街道上坝社区的丽水菁苑小区迎来了一次特殊的业主大会,业主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讨论小区改造事宜,看着街道工作人员展示的改造效果图,大家都非常满意,“改造以后停车位是现在的2倍,而且现在院子更亮敞。”业主杨关琼很是满意。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问题,安富街道积极推进“三无小区”成片联动“小区式”管理,探索社区集体经济牵头,居民自治管理的模式,加快城区散居楼栋管理模式创新。
群众的需求在哪儿,党的服务就延伸到哪儿,安富街道坚持在群众“最盼”的问题上想办法,在群众“最需”的事情上做文章,在群众“最急”的工作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推进“民心守护”工程落地落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