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用心用情用力!国家开发银行定点帮扶古蔺
2021年12月01日 14: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日电 (邹立杨 朱茂)2013年4月23日,国开行与泸州市古蔺县正式签署“扶贫攻坚合作协议”。自此,国开行与古蔺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宏大主题,一路“奋笔疾书”,书写了时代脱贫致富的崭新篇章,更书写了人民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

  苦练“绣花功”解群众最难的题

  耕地靠手、照明靠油,交通靠走、通信靠吼,吃水靠天、用电靠盼,生病靠拖、住房靠补——曾是古蔺山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永乐街道麻柳滩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
永乐街道麻柳滩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

  面对脱贫奔康的艰难“考场”,一次次调研走访、一次次谋划部署,仿佛密集的出征鼓点,响彻蔺州大地……八年扶危济困、八年持续奋斗,国开行助推古蔺全面补齐制约发展的最弱短板,全力破解阻碍全面小康的最大难题。

  农村脱贫,基础先驱。八年来,国开行授信41.03亿元,全面支持农村公路、易地搬迁、校安工程、水利设施等项目建设,助力二郎镇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和四川省特色小镇。随着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贫瘠土地,如今焕发出生机、积蓄着力量、充满了希望。

  城市更新,棚改先行。八年来,国开行授信11.1亿元,累计征拆棚户区64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让2万群众“出棚进楼”,配套建设民生项目,受惠居民达10万人。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城市形象越来越靓,“省级文明城市”辉映蔺州大地,人民群众生活更有温度,也更有质感。

  巧炼“绣花技”抓群众最盼的事

  走进金兰街道红响村,沉甸甸的脆红李在枝头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满山遍栽摇钱树,遍地皆是致富果”已成为而今古蔺农村最美丽的风景线。

二郎镇万亩红高粱基地。
二郎镇万亩红高粱基地。

  改变的不仅仅是农村。在国开行的帮助下,各类资金“激活”各个领域,助力古蔺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基地70万亩、规模以上养殖场201个,投用扶贫产业集中发展区,助力郎酒加速迈步千亿征程,推动特色产业整体成势、扶贫车间多点开花、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消费扶贫火热开展,让古蔺高质量发展迸发出勃勃生机。

  一边拿出“富口袋”的扎实举措,一边输入“富脑袋”的崭新思路。自对口帮扶启动以来,国开行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5.03亿元、支持学生6.7万人次,成功探索全国首例中职教育贷款模式,贷款金额和支持人数位列四川省第一。对教育事业的倾情支持,让山区的孩子们有书读、能读书、读好书,托起了贫困学子们的读书梦。

  村有核心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心有奋斗底气……放眼如今的古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广袤的革命热土上变得更加生动葳蕤起来。乡亲们不仅日子过得更加滋润,而且精神变得更加健旺,志气变得更加高昂,眼光放得更高更远,脚步走得更稳更实。

  常念“绣花情”做群众最亲的人

  “路通了、水有了、灯亮了,我们最想感谢的人就是李书记!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在古蔺县永乐街道麻柳滩村,昔日行路难变成路路通、土坯房变为砖瓦房,曾经“旮旯地”长出“摇钱树”、农产品做成大产业……过上新生活的人们,时常念叨着这样一名干部。

  他是国开行下派挂职麻柳滩村的第一书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学征。2015年9月,他带着组织的重托,毅然离开北京,踏上这片贫穷的土地。

  从初来乍到的“语言不通”,到满口流利的“古蔺方言”;从客居他乡的“人生地疏”,到遍及全村的“扶贫亲戚”……驻村期间,李学征到群众家中访贫问苦、为脱贫攻坚把脉开方,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推动麻柳滩村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

  近年来,国开行先后下派贺亮、李笑寒、李学征、张宇弢、张振飞、马骥东6名优秀干部到古蔺任职,他们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去最偏远的村寨、住最穷的人家,与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年华奉献给脱贫事业。

  国开行发放助学贷款

  八年同奋进,今朝梦终圆。古蔺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国开行的心血与汗水;每一步跨越,都浸润着国开行的厚爱与支持。八年来,国开行上下多行扶贫济困之举、饱含亲切关怀之情、发扬务实工作之风,用“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博爱之心,成就了贫困山区脱贫奔康的美丽蝶变!

  下一步,国开行与古蔺县,将按照“做足特色、彰显优势”总体要求,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两大主题,实施“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旅富民”三大战略,坚持“干在实处、攻坚克难、率先突破、走在前列”四个导向,落实“八个古蔺”建设任务,在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着力打造泸州“一体两翼”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