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广汉:建成首个村部道交巡回审判点
2021年12月23日 16: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3日电 (贾延玉)广汉市首个村部道交巡回审判庭,于近日在金轮镇寨子村正式成立。现在市民在寨子村发生交通事故纠纷,不用到法院就能打官司,大幅缩短诉讼时间,有效节省诉讼成本。这一举措引起了当地村民关注,为寨子村法治建设带来变化。

  “曾法官吗?听说我们寨子村设立了道交法庭,我的案件是否可以就地审理呢?”12月8日,广汉市法院立案庭法官在接到原告陈某电话求助后,随即指派道交巡回审判点法官前往陈某家中办理相关立案手续并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及时高效地化解了这起纠纷。

  广汉市法院分析近三年道交案件增长趋势,凝聚合力,整合资源,与村委会签署备忘录,提供困难人员名单,对符合条件对象实行诉讼费减、缓、免制度。采取法官驻村办公方式,实行道交案件就地审理、调解优先、当场执行的速裁模式,减轻当事人诉累。让村里老百姓打官司不再难,为基层治理注入司法力量。

  驱动信息化诉讼服务“直通车”,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开通诉讼服务直通车,充分利用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中国移动微法院、网上诉讼服务PC端等线上平台,在田间地头、在农家院坝为群众就地立案。搭建“掌上微法院”“阳光执行”APP等“数智执行”平台,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尽快获得赔付20余万元,让群众获得司法实惠。

  深度参与诉源治理“开良方”,法庭内网、乡镇基层治理部门、专业调解组织入驻人民调解平台诉源治理模块,实现360°“E”模式开展调解工作。针对寨子村交通要塞和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吸纳村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律师等群体加入调解队伍,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文书流转、多元解纷等全方位服务320余人次,成功调处诉前矛盾纠纷3件。

  搭建人民法庭常驻“家门口”,突破“围墙”壁垒,将定点与入户审理相结合,设立“家门口”巡回审判团队,模块化审判标准,清单化审判要素,快捷审理简易道交案件。建立庭后“十分钟说理”机制,办案法官“接地气”地以案释法,让当事人心服口服,旁听群众明明白白。完善诉讼全覆盖审执联动机制,组建道交案件“直赔机制”。

  擦亮乡村普法宣传“金名片”,乡村广播站直播普法活动,以生动的案例阐释立法精神和法条规定。法官面对面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以“讲故事、拉家常”的方式向群众讲解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等行为的严重危害性。今年,广汉法院进村入户提供线上线下咨询60余人次,覆盖受众共计180余人次。(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