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眉山:“110”一组简单数字和一群人的坚守
2021年12月24日 13: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4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24日从眉山市公安局获悉,2021年以来该局110接警中心共接处警情19万余起,日均接警量500余起,打击抓获现行犯罪60余人,处置突发事件200余起,挽救轻生、失联群众近500人。

110指挥中心调度现场。眉山公安供图
110指挥中心调度现场。眉山公安供图

  “喂,有人要跳江!”2021年6月10日18时,忙碌中的眉山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突然接到一名年轻女子焦急的报警电话。突发警情让接警员刘媛元注意力高度集中,迅速询问报警人。“请问要跳江的是你朋友吗?”“是我自己,我不想活了,我要跳河,能不能麻烦你帮忙捞下....。.”“妹妹,你保持冷静,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我们公安民警可以帮助你。”接警员安抚报警人称道。电话里报警人不停啜泣。接警员在安抚女孩情绪同时,耐心和女孩聊天,尝试了解其所处具体位置。通过10多分钟的沟通宽慰,获知报警人19岁,来自广东,但没有其它有价值的信息,轻生女子拒绝提供。时间紧迫,如不能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

眉山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一角。眉山公安供图
眉山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一角。眉山公安供图

  接警员改变策略,通过手机号添加其微信,在电话沟通同时用微信与其交流,终于获取了确切位置。接警中心庚即启动应急预案机制,开展视频巡察,指令快反警力、属地派出所、街面交巡警赶赴事发地。公安民警赶到现场时,轻生女子已站在大桥栏杆外沿,十分危急。现场民警边耐心劝说,边缓慢靠近,找准时机,果断处置,一把拽住了轻生女子手臂,成功将其救回,并开导安抚,最终女子放弃了轻生念头。

  面对复杂多变的警情,眉山市公安机关立足实际,强化人员培训、机制建设、日常管理,切实做实业务、做强服务,进一步提升110报警服务台工作效能,力争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一部电话和一组数字为市民构建起了一道安全网。眉山公安供图
一部电话和一组数字为市民构建起了一道安全网。眉山公安供图

  针对群众报警,与督察部门建立监督岗,每天对全部有效警情进行回访,了解公安机关及联动单位处警情况,认真听取群众关于接警人员在受理报警及求助时的接警态度、快速处理能力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规范、不及时的情况,认真收集归纳群众建议和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改善接处警服务质量,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组织开展“暖心回访,为民解忧”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深入听取民声、细致访察民意、全面了解民情,广泛征求群众对公安机关110报警及派出所出警处警工作的意见。

  为让群众对110工作具有更清晰认识,眉山市公安局以防范宣传为突破口,线下通过开展“110宣传日”、警营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在校学生、各界群众代表走进警营,让群众了解110报警求助热线中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界限,并告知公众应如何正确拨打110,争取群众理解,正确使用110有限资源。线上通过微信、微博、电视媒体,电台、广泛宣传如何正确使用110,多渠道、多视角发声,受众已突破百万。

  2021年9月30日,眉山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110接处警进驻地方电台,接处警岗位民辅警与电台主播一道为听众奉上一台精彩的节目,民警从110的由来、受理警情总体情况、警务与非警务求助服务范围、警务投诉等方面对110工作做了全面介绍,并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引导群众正确报警、有效报警,以案例处罚、法律条款对骚扰性无效警情占用警务资源的危害影响及可能面临的严重代价做出了警醒提示,并分享了工作中的紧急警情处置、接警感想体会,增进了群众对110的了解。

  据了解,通过宣传110接警、处警岗位分工,明确警情受理流程,拉近了群众与110距离,打通群众求助最后一公里。“您好,眉山110”,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可能救人于水火,解人于危难。(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