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2日电 (严心怡)12日,由四川省工商联主办的“数字赋能绿色发展”——2022四川民营企业家新年经济论坛在成都举行,专家学者、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话题,为广大民营企业抢抓发展机遇建言支招。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数字赋能、绿色发展始终是应对形势、战胜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绝佳途径,这也是举办新年经济论坛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论坛上,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泉表示。
陈泉说,在数字产业化中实现产业格局新提升,坚持发展壮大全省数字产业集群,壮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做强智能网联汽车等硬产业,布局区块链、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积极投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等。
陈泉还表示,在产业数字化中推动转型升级新跨越发挥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中的赋能作用,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全方位实施改造和突破;
在绿色低碳化中打造创新发展新动能,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等技术攻关,在清洁能源替代、能效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回收等领域率先突破。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科创中国(成都)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杜义飞指出,当前四川正在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应该建立在“三位合奏”的思路上。其中,数字企业群体是生力军,讲究激活企业主体活性、赛道争先、头部拉动等机制;数字产业园区是基本盘,强调生态功能构型、基因孵化、多式联动;数字区域经济是承载体,融入区域经济跨界发展、延伸产业链条、畅通经济循环。三者同频共振,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立体”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另外,四川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把产业、科技、金融转变为良性循环,逐渐进入“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字金融”的“三维联动”的发展模式。
“四川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样要与实体经济充分融合,其关键就是要找到打开数字经济新价值空间的‘本地钥匙’。”杜义飞认为,在新动能、新模式和新业态上的深度拓展尤为关键,只有这样四川数字经济才会生根,才会有发展的基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