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翠屏区:长江之畔筑梦“田美新城”
2022年01月13日 13: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3日电 (吴平华 侯云春 杨晓川)宜宾市翠屏区,长江工业园。

  从2008年起步的返乡创业园,到2010年的农副食品产业园,到2015年的新兴产业“主战场”,再到眼下翠屏区携手三江新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共建共享”长江工业园,这个紧邻长江“黄金水道”的现代产业园,用四次发展蝶变,升腾出一座“未来之城”——迈步打造一座集田园+公园+产业的“田美新城”。

  产业上,震裕新能源电池结构件、科达利动力电池结构件等新能源动力电池“链式”项目相继落户园区,推动长江工业园绿色智能制造产业提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城市建设上,正在规划以生态田园绿心、“公园+”场景等为支撑,植入文旅、农科、农旅等元素,实现田园、公园与产业有机融合,打造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田园示范。

  “我们参考了新加坡、苏州、成都等地产城一体营城理念,邀请国内顶尖设计团队牵头设计园区总体概念规划暨城市设计等。未来的长江工业园,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产业园区,而是一个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田美新城’。”翠屏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十年蝶变

  贫瘠土地迈步工业文明之路

  2008年的一个秋日,随着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备发出的一阵阵声响,长江工业园的前身——返乡创业园启动建设,让这片千百年来产出无几、养不饱种地人的贫瘠土地,迈上了全新的工业文明之路。

  2010年,翠屏区在宋家镇及周边乡镇实施新农村建设连片开发,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目标,以返乡创业园为基础,用工业的思维方法抓农业,规划建设了农副食品产业园。

  2015年,时任宜宾市党政主要领导调研农副食品产业园后,认为作为宜宾“主城区”的翠屏区,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极好的招引优势,需要有一个体量更大、服务更优的平台载体,用以承接沿海工业产业转移。当年,在市政府统筹协调下,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的长江工业园正式启动建设。

  2015年-2019年,翠屏区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将长江工业园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全力推进电子信息(智能终端)、节能环保、新材料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含竹产业)“3+1”新兴产业,累计落户新兴产业企业42户,成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园区之一。

  发展带动力强的工业,是各地不约而同的标配动作,翠屏区的长江工业园何以能脱颖而出?“妈妈式”营商服务是最佳注脚。

  布鲁博科技,2018年落户长江工业园的一家智能终端企业,2021年在工业园大手笔追加投资:从三年前的2000万元“试水”性质的一期投资,到2021年3月启动1.4亿元的二期项目,其大手笔的背后,是长江工业园从未断档的“妈妈式”营商服务带来的招引效果。

  “比起同期从深圳来宜宾发展的其他智能终端企业,我们一期2000万元的投资,算是体量较小的。但三年来,翠屏区及园区当初招引我们时所承诺的出口退税、用电补贴及招工服务等,都一一兑了现,是真正的‘兑现比承诺重要’。所以,对我们来说投资更大的二期项目,只谈了不到一个月就落户,现在已经投产。而如果是到别的地方,极有可能半年都下不了投资决心。”布鲁博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帅说。

  强强联手

  翠屏区+三江新区共建共享长江工业园

科达利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产品。 侯云春 摄
科达利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产品。 侯云春 摄

  当时间车轮驶入“十四五”开局的2021年,长江工业园迎来了第四次,也是最具“想象空间”的一次蝶变。

  2021年12月的长江工业园,轰鸣的挖掘机、推土机、重卡,正忙着平整多达4000亩的土地,施工一直延伸到几公里外的宋家镇场镇边,完成后将交付给即将落户的全球顶尖动力电池企业。

  而相邻的另一块项目地块上,是今年年初开工的科达利公司制造基地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即将投产。

  科达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全球领军企业,是首个落地该园区的四川时代“链核”配套项目。

  总投资10亿元的震裕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项目,同样落户长江工业园,已于2021年10月正式开工。

  这是翠屏区携手三江新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增量共享”原则,三江新区、翠屏区共建共享长江工业园,重大产业项目招商由三江新区牵头,而企业服务等经济社会管理工作则由翠屏区牵头。

  “共建共享合作机制下,项目落户长江工业园,跟落户三江新区没有区别。”翠屏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说。目前,已有多个类似科达利这样的重大产业项目,即将签约落户长江工业园。

  三江新区是四川首个省级新区,翠屏区是全国百强区和连续多年的全省十强县(区)之一,强强联手之下,发展提速正悄然而至。

  2021年1-10月,长江工业园招商引资签约产业项目14个,已落地建设11个;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1.3%,外贸出口同比增长30.87%,园区新开发建设区域1平方公里……

  规划引领

  打造现代化田园示范的“田美新城”

长江工业园区一景。侯云春 摄
长江工业园区一景。侯云春 摄

  沿宋园大道往北走约5公里,便抵达长江岸线,视线极为开阔,颇有名气“长江第一湾”尽在眼底。而未来的长江岸线,将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漫步的岸线景观。

  “翠屏区携手三江新区,共建共享长江工业园,将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发展节奏,而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服务体系,影响着园区未来的竞争力。”翠屏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翠屏区正携手三江新区,邀请知名设计机构设计工业园的总体概念规划、国土空间等三个规划。

  产业上,长江工业园将以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动力电池、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为支撑,全力构建绿色智能制造、现代农科农旅“1+1”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打造田园绿心,依托区域内生态田园环境,禁止大规模城市开发,禁止高层建筑,以生态田园为底色适量布置点状用地,通过文旅、农科、农旅等功能植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构建面向城市开放的田园绿心。

  同时,城市景观上,突出“公园+”场景的营城之美,构建4类“公园+”的建设模式,将公园形态与功能空间有机融合,打造公园式的基本生产生活单元。

  目前,翠屏区正从产业发展、生态安全、基础保障、品质提升、形象塑造、乡村振兴六方面,梳理出田园绿道及观景平台、智慧展示中心、海绵设施等项目,纳入近期重点项目库,形成触媒带动的先发效应。

  “总体方向很明确,那就是田园城市、工业城市相融合,以田园绿心、公园+场景等,打造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田美新城’。”翠屏区园管委有关负责人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