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1日电 (任露潇)作为涪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中,绵阳市平武县正努力建设成为涪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先行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示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模范区。

平武地处山区,境内海拔落差大,奔涌而去的涪江,蕴藏着巨大的资源优势。资料显示,上世纪末天然林禁伐后,平武便开始布局水电资源开发,截至目前,已建成水电站23座、总装机90万千瓦。
近年来,平武立足水能资源优势,坚持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以水电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全面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稳步推进涪江流域水电开发,有序推进涪江流域“一库三级”水电开发项目。根据规划,预计到2030年,平武全县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170万千瓦,占全市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的40%左右。

此外,平武瞄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领域,协同配合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开发应用,推动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因地制宜开发风电项目建设;争取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大力支持光电产业发展;拓展光伏在农村、社区、种养殖、交通、市政等领域的应用;合理利用秸秆、垃圾、林草等生物质能资源,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积极推进氢能技术引进和生产应用,积极融入成渝“氢走廊”建设,推广氢能在交通、冶金等行业的应用……多类清洁能源的普及应用,也将为平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起到积极作用。
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建设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要“发挥晶硅制造先发优势,着力健全产业链条,扩大先进产能规模”。
平武作为多晶硅的重要生产地,目前,在产的“雄升科技”年产能1.6万吨,在建的“土城天新硅”年产能6.5万吨,2家企业达产产能超过8万吨。
如何发挥好产业优势,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平武的思路十分明确:立足晶硅产业链源头优势,壮大晶硅产业规模,为四川建设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提供源头产品。
为此,平武积极支持力合硅业达产和技改提升;加快推进天新硅业一期复工建设,力争在2022年底建成投产;加紧天新硅业二期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全县高纯硅产能达到10万吨/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晶硅产业稳定的原料基地。同时,推动引进多晶硅、单晶硅生产企业,延长晶硅产业链条。有序引进晶硅光伏制造企业落地,推进硅料、硅片等配套成链发展,形成上中下游适配协调的晶硅光伏产业基地。
而在与多晶硅同为清洁能源支撑产业的清洁能源输配体系上,平武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完善天然气主干和支线网络建设,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在做优清洁能源布局的同时,更强调“精”字为先。规划新建龙安至平通110千伏、水田至平南35千伏输电线路和水观35千伏、虎牙35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农村配电网络改造,推进网改项目有序实施;支持国网参股平武地方电网,推进地方电网与国网融合发展,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统筹推进清漪江、老河沟、水晶河、火溪河流域天然气入户工程;着力实施老旧小区天然气管道改造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