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2日电 (孙粟 张浪)记者22日从达州市公安局获悉,为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纵深发展,达州市公安局始终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紧紧围绕“下好四步棋、密织四张网”,深化群防群治工作,进一步夯实平安达州建设基层基础,构筑平安达州建设“新防线”,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达州市公安局将群防群治工作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高起点部署全市群防群治工作。建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坚决做到政策落实、资金到位、项目落地,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性工作格局。
达州市公安局坚持以各级“社创办”领导小组为指挥平台,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明确流程、高效运转。相关责任部门、辖区党委政府按照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加强协同配合、扎实推进,确保治理成效。
达州市公安局着力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机制、群众自治机制、社会共治机制,赋权赋能、权力下移,加大对基层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引导基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同时,推动达州市委、市政府将群防群治工作纳入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目标绩效考核指标,列为市委巡察组、市政府督导组巡察督导重点内容;将工作纳入“督考推”,以“项目可考,结果可溯”的考核原则,成立专项考核领导小组,完善考核应用体系,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年度目标绩效,切实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辖区党委政府高标准、高质量落地落实相关工作。
据悉,为进一步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达州市公安局明确工作目标,坚持统筹结合,持续创新城乡基层治理试点工作新模式,探索建立“深化党员‘双报到’,落实‘社会治安、基层社会治理、风险防控’三大责任,建立一套基层基础支撑体系”的“231”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该机制通过党员双报到、志愿者服务两种途径,夯实基层群众自治、矛盾风险化解、社会治安防控三层基础,推进实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化。“231”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通过全面整合各类治理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延伸平安触角,构建形成更加高效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矛盾风险化解的指挥体系,达到风险预警预防更加精准、基础管控工作更加扎实、打击违法犯罪更加有力、社会整体防控更加严密的工作效果,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构建群众参与、人人尽责、全面共享的治理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