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什邡禾丰镇:聚焦作风纪律建设 理顺民生“旧账”
2022年03月31日 19: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1日电 (冉宏伟)近年来,德阳什邡市禾丰镇以作风纪律建设为契机,实行“个人+走访+座谈+信访”四本台账制度,通过设置意见建议清单,针对收集的问题,逐项查摆、剖析,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力争发现解决一批作风问题和民生问题。

  2013年,什邡市富力砂场关闭撤厂,禾丰镇镇江村16组10余户农户在收回租赁土地后,却无法进行耕种。由于土地长久用于堆放砂石,覆盖大量石块和细砂,需要重新恢复耕种条件。砂场与农户商定,采取组织机械平整土地和发放自行复耕费两种方式相结合对相关土地进行复耕处理,大家纷纷表示赞成,并在收到2000元/亩自行复耕费后,农户与砂场解除了租赁协议。

  但对于第一阶段机械平整复耕,农户并不满意,并拒绝进行后续的自行复耕。“除了看到挖机把表面的大石块挖走、把地弄平之外,就没有人来管过复耕的事情,从来也没有组织我们验收过。”“挖了就走了,其余的喊我们自己恢复,2000元每亩复耕费根本不够……”自此,禾丰镇镇江村16组10余户农户的18亩土地,再也没有耕种过。

  由于土地长期无法耕种,相关农户曾到镇级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因时隔多年,砂厂撤厂后,相关负责人早已无法联系,具体情况也无从查证。同时,由于土地租赁行为是相关农户与砂场方的私下行为,从未向镇、村备案,相关手续资料也无法查询。村、镇两级多次对此事进行协商,准备将土地租赁给周边企业用作临时停车,保证农户的土地有收入。但因农户无法达成统一意见,一直搁置到现在,成为了“老大难”问题。

  今年3月4日,禾丰镇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收到什邡市作风办转办的相关信访件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实取证。村组干部和涉及农户仔细回忆了当年复耕的事情。

  “我们是先领了钱签字解除租赁合同之后他们才组织挖机来复耕的,当时就看到挖机过来把大石头和地上剩下的砂子弄走把场地平整了一下,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砂场的人。”农户说,“这个租出去的田用来堆砂料堆了5年,细砂随着雨水就渗透到田里面去了,我们要把上面的沙子运出去买新土回来才能复耕,2000元每亩根本就不够。”

  “那你们这些年有向镇村反映过吗?”禾丰镇纪委委员陈贵洪问道。“反映过,他们也帮我们想过好多办法。先是我们自己养鸭子,把地用来做养鸭场,现在你们看到的坑就是养鸭留下的。后来因为离河道太近被划入了禁养区,就又不行了。”“最近的一次是旁边的金诺金属,协调用来做临时停车用,但是有的农户多次来帮我们想过办法,当时说租出去,基本大家都同意了,但是有一户始终觉得不保险,万一以后不租了我们的地又要空着,始终不是长久办法。”

  在了解到问题症结在于土地复耕时,镇纪委积极向镇党委汇报,本着新官要理旧账的原则,与镇江村和镇自建办开展协调。各部门立即着手组织相关农户、镇村开展了处理意见征集座谈会,面对面了解农户诉求。

  经过梳理征集意见和镇党委会商,最终决定以“镇村出资+农户投劳”的方式,购买土方进行回填,让农户能够复耕,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截至目前,土地复耕项目已经开始动工。

  下一步,禾丰镇将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其他民生问题,采取分类解决的方式,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