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线 “东数西算” 成渝枢纽再添新引擎
2022年05月12日 19:4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2日电 (刘小莉)近日,“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线。成都智算中心是“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中心将承接人工智能生态发展、产业孵化和科研创新,服务千行百业,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

  专注人工智能赛道

  打造中国西南算力高峰

  成都智算中心位于高新—郫都合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该项目由成都高新区、郫都区与华为公司共同建设运营。中心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脑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三大平台。

  其中,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采用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的AI集群,算力达到300 PFLOPS FP16,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PC的计算能力。城市智脑平台基于华为云,将打造智慧蓉城城市云底座,承载交通、安防、医疗、政府、应急、教育、环保、遥感及互联网等行业应用;科研创新平台将建设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系统,依托各高校院所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合作、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

  走进成都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算力平台,超强AI算力集群——昇腾Atlas900在一个布满整齐管道线路的预制化模块机房里,有三排定制化机柜,运行的Atlas900集群只发出了像家用小型电风扇一样大的运转声音。据工作人员介绍,Atlas900 AI集群设备均采用了全液冷技术,不仅运转噪音很小,而且节能效果突出,综合运行PUE值能到1.3以下,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智算中心是首个应用“预制模块化+钢构+土建”三种建设方案于一体的混合样板点。与传统建设方式相比,有效降低施工周期50%以上,还通过全流程数字化,保证设计即所得,最终实现工程产品化、产品模块化、模块智能化。10年将省电4000万度,相当于降碳1.9万吨,种树2.6万棵。

签约仪式。郫都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签约仪式。郫都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首批12家企业签约入驻

  助力智慧蓉城建设

  上线仪式现场,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华雁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行业领先企业作为首批企业代表签约算力服务入驻成都智算中心。

  此外,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4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基于短临气象预报、动物特征识别和遥感多模态多任务智能模型等前沿AI模型进行合作签约。

  其中,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底座孵化新一代短临气象预报基础模型——蓉城·夔牛,将短临预报更新频次缩短到10分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四川大学孵化业界首个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蓉城·熊猫,实现通用的生物特征识别算法模型,加速在生态检测,现代畜牧业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孵化的遥感多模态多任务智能模型——空天·智译,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天临空地一体化遥感智能AI解决方案,开发面向空天信息智能解译领域的多模态多任务模型。

  据介绍,成都智算中心项目总体规模按照人工智能算力平台1000P、城市智脑平台200机柜、科研创新平台1000机柜规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人工智能算力平台300P、城市智脑平台100机柜、科研创新平台500机柜。

  “上线后,成都智算中心一期算力利用率预计将大于90%,实现上线即饱和运营。”成都智算中心方面表示,成都智算中心将结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成都的落地,以及“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举措,承接人工智能生态发展、产业孵化和科研创新,在智慧城市、交通、医疗、遥感、金融等领域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标杆,服务千行百业,助力智慧蓉城建设。(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