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工人日报

带着热气 带着温度 带着感动
2021年10月22日 14:08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四川省第七届职工微影视大赛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

  记者万天月

  四川省第七届职工微影视大赛于近日落幕,各大奖项终于尘埃落定。本届大赛共评选出故事类、非故事类金奖各4名、银奖各6名、铜奖各10名及优秀奖、优秀组织奖若干。这些由一线职工自编自导、自行演绎的微影视作品,向我们展现出了新时代职工朝气蓬勃、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面环山、交通闭塞的炉霍县泥巴乡次郎村,在第一书记陈旺的带领下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沟渠密布、植被丛生的一个个丘陵山头,在项目经理洪敏和团队的努力下变成了新机场建设用地;超长雨季后又经高原极寒天气,近2000名工程人员历经180天辛苦奋战,保障白鹤滩水电站首期清洁能源及时送出的线路建设工程如期完工……本期报道,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七届职工微影视大赛幕后,去聆听一部部优秀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

  今年是陈旺担任第一书记的第6个年头,他亲眼见证了次郎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受访者供图

  5年穿坏 7双鞋

  “胶鞋书记”的帮扶印记

  曾经的炉霍县泥巴乡次郎村,地如其名。陈旧的作物种不出脱贫的未来,闭塞的观念打不开小康的大门。有人说,贫穷就是一块烂泥巴,扶不上墙,但随着精准扶贫第一书记的到来,在他的坚韧和魄力之下,这块“泥巴”偏让他贴上了墙。

  由国家税务总局炉霍县税务局创作的微电影《胶鞋书记》,根据炉霍县泥巴乡次郎村第一书记陈旺的真实扶贫事迹改编而成。他凭着一双胶鞋走遍了次朗村的家家户户,凭着“做一天第一书记,就要为民做实事”的信念,为全村22户142名群众谋福祉、促发展,搭建起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次郎村坐落在炉霍县泥巴乡逶迤连绵的群山之中,四面环山,土地贫瘠,交通滞后,壮年男子全部外出打工,妇孺老小守着产量微薄的土地过活。群众的生活处于基本解决温饱、徘徊在贫困边缘的状态,全村被确定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2015年夏天,被选派到次郎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炉霍县税务局干部陈旺离妻别子,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进次郎村,也就在那一刻,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的一切。

  “他们不会说汉语,更不会演戏,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还原第一书记在扶贫期间所做的工作。”据介绍,为追求真实还原,除第一书记陈旺由其本人出演之外,影片中的其他群众演员也均为泥巴乡次郎村的农牧民。

  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在这个小小的藏家山寨里,陈旺先后穿坏了7双胶鞋,解决了无数全村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今年是陈旺担任第一书记的第6个年头,他亲眼见证了次郎村这个雪域高原上的藏族小村落身上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安装了路灯,村民住进了新家,干完农活后还可以回家里洗个热水澡……“扶贫不能空喊口号,要办实事、办好事,把党的政策扎扎实实落实好,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拥护。”陈旺感叹道。

  削山头填沟渠

  女项目经理用实力说话

  你是否想过光是什么?或许是清晨睁开眼看见的第一缕阳光,或许是回家路上的洁白月光;你又是否想过自己心中的光是什么?或许是念念不忘的亲情、爱情、友情,也或许是豪情壮志的理想、志向和抱负。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追光的路上,我们都是追光者。

  四川省场道工程有限公司微电影作品《追光者》,向我们讲述了2020年初疫情防控初期,为确保公司丽水机场项目顺利进行,项目党支部书记、公司当前唯一一位女项目经理洪敏带领团队逆流而上,从无到有,一步步推进新机场建设的过程。在2021年新年期间,丽水机场项目组继续秉承“不给国家添麻烦”原则,坚持就地过年,为国家建设和安全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春节假期结束之后,公司决定以洪敏带领丽水机场项目全体员工建设机场的事迹为原型,组建微电影创作团队,项目全员在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下本色出演,实地拍摄了微电影《追光者》。”据作品策划团队成员李胜介绍,该影片时间跨度长达一年之久,也正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才更好地展现出了项目团队成员一年来的变化与成长。

  决定拍摄蓝本,电话采访项目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他们一年以来的工作生活经历、收集整理出洪敏团队多个感人故事,影片《追光者》脚本逐步形成。“由于拍摄工作量大、时间紧,项目部同事只能在工作之余抽出休息时间来参加拍摄,大家都很不容易。”参演同事们的辛苦和付出,作为微电影策划团队成员,李胜也都看在眼里。“大家都不是专业演员,表演能力有限,如何将故事完整演绎出来成为了他们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好在导演和摄影老师非常专业地为大家讲戏、调动情感,又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经过磨合最终都能够比较自然地完成拍摄。”

  影片《追光者》通过聚焦项目部日常工作生活细节展现人物性格,讲述职工故事,同时运用大量快剪镜头带领观众“走进”施工现场,身临其境感受新机场从无到有的建造过程。伴随着片尾曲《华西儿女》熟悉的旋律响起,歌词中饱含的真挚情感耐人寻味。整首歌曲既是对微电影内容的总结,也是四川场道人二十载奋斗历程的升华,更是迈向新征程的集结号、冲锋曲。

  立塔组网日夜兼程

  电网建设领域的“中国速度”

  位于大凉山腹地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送出工程,沿线山体陡峭险峻,高原恶劣气候明显。春天飞沙、夏天泥泞、秋天霜冻、冬天雪封……变化多端的自然天气考验着工程建设者们的毅力和智慧。为保障今年7月1日前实现首批产电送出,近2000人的建设团队多点并进、开山辟路、立塔组网、日夜兼程,在有效工期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全线贯通。

  由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职工策划、拍摄、制作的微电影《山河行者》,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500千伏白鹤滩水电站送出工程建设团队攻坚克难,增加四川富裕水电外送通道,促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创下电网建设领域“中国速度”的故事。

  “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曾构思了多个片名,经过多次讨论修改,最终敲定了《山河行者》。”据微电影主创团队成员刘湘钒介绍,片名中所包含的“山河”不仅仅是“山河”,在山与河之间,是“家国”、是“人”,这二字点出的是来自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等参建单位建设者们利国为民的情怀与使命,彰显着国网人“不向困难退半步,只向胜利添精彩”的精神气质,“这也是我们主创团队希望向观众传递的思想内核。”

  短短12分钟的纪录片,涵盖了工程从去年8月开始建设到今年6月顺利完工的全过程。刘湘钒表示,“真实”是影片最大的意义,也是主创团队力求还原的东西。“纪录片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们以整体施工流程为依据、以重要事件为节点,将所有素材梳理分类,再根据主创团队亲历了整个建设过程后构思的文稿去筛选素材。在力求真实的原则下进行组合剪辑,最终完成了整部纪录片的后期制作。”

  “80后”基建狂魔、坚守一线过年的项目经理邹忠旋;国庆、中秋在工地过生日的技术骨干刘志伟;主动“延迟”退休、开展材料运输管理的老党员李建良;强忍病痛攻坚克难的“不倒翁”李长春……除了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真实还原,出现在纪录片中的一个个建设者形象,也从他们各自的角度,见证了这项“超级工程”的诞生。

  选好题材讲好故事

  职工文艺创作释放新活力

  本届职工微影视大赛参赛作品来自全省21个市州,题材涉及MV、纪录片、宣传片、小品、剧情片等门类,内容包含讴歌建党100周年、弘扬工匠、劳模精神;以及刻画职工生活、聚焦职工维权等多个方面。

  “故事类微电影作品想要拍出彩,除了故事的完整性之外,还要尽量多用职工演员的演绎来替代字幕和旁白,避免影片中出现过多枯燥叙述。”国家一级编剧、金鸡奖评委钱道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作职工微影视作品除了要选好题材、讲故事“接地气”,还应深挖细节,以细节之处的真实来打动观众。

  与故事类微影视作品相比,非故事类作品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与包容性。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谢建华说道,从创造性的角度切入,向观众讲述一些看似专业晦涩的领域,是本届微影视大赛非故事类作品中的一股新风。

  “今年的很多入选作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将各自行业的特点与大赛主题巧妙融合,以年轻一代的新思维、新视角、新方式,献礼建党100周年。”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琳则认为,内容形式上的大胆创新、通过极具美感的镜头表达职工对岗位的热爱,本届微影视大赛入选作品的整体质量较往届都有很大提升。

微电影《追光者》

微电影《胶鞋书记》

微电影《阿比的夏天》

微电影《矢志擒气龙》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