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txsc > 中国新闻网

民革宜宾市委会原主委李万铮:挖掘李庄抗战历史 弘扬先辈家国情怀
2022年04月13日 1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四川统战人说统战事)民革宜宾市委会原主委李万铮:挖掘李庄抗战历史 弘扬先辈家国情怀

  中新网成都4月12日电 (单鹏)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李庄古镇,坐落在长江边,历史超过了1400年,至今保留明、清古镇的格局风貌和众多具有川南特色的古代建筑。这座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的小镇,在我国抗战历史中书写出了令人敬佩的篇章。出生于1955年的宜宾市政协原副主席、民革宜宾市委会原主委李万铮,正是这段历史的挖掘者与传播者。

  近20年来,作为研究李庄抗战历史的专家,李万铮经常在重大活动中负责对李庄抗战文化的讲解工作,希望当代年轻人不忘历史,铭记知识分子在艰苦条件下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做出的努力和牺牲。

宜宾市政协原副主席、民革宜宾市委会原主委李万铮。 王磊 摄

  谈起李庄的抗战史,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便是同济大学与李庄古镇的“情缘”。“疫情前,同济大学每年都会安排师生来李庄古镇接受传统教育,他们经常邀请我做讲解,为师生讲述同济大学在李庄的历史。同济大学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与在李庄的这段历史是分不开的。”李万铮说。

  据李万铮讲述,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同济大学师生被迫西迁逃难,先在浙江、江西、广西短暂办学,最后于1939年春节前后到达昆明。但因日军飞机频繁轰炸,同济大学开展教学工作困难重重,甚至还有师生在轰炸中伤亡。1940年7月,时任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将目光投向四川,希望在四川找到一个不被日机轰炸、让学生安全学习的地方。当时,李庄向同济大学发出16字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同济大学派人赴李庄考察后,决定将学校搬到李庄。

  李万铮说,“抗战时期,李庄的条件也非常艰苦,老百姓也吃不饱、穿不暖。同济大学过来时,师生人数有3000多人,而李庄总共也只有3000多人,为了支持同济大学继续办学,很多老百姓把自己的住房让给师生住,还把寺庙腾出来作为教学场地。”

  曾不远万里与同济大学一同迁到李庄的,还有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原中国营造学社等研究机构,“在李庄,我们国家的文物和历史典籍得到很好的保存。抗日战争期间,李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地方。”谈及那段历史,李万铮无比感慨。

李万铮(右)出席民革宜宾市委会活动。 受访者 供图

  2005年,李万铮接待了一批赴李庄古镇调研的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专家,“这些专家比较直率,通常会不留情面地指出历史文化方面的问题,当时李庄古镇并未完全得到保护开发,面对他们,我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李万铮回忆说,自己带专家们去的第一站便是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那里立着一块‘山高水长’石碑,上面刻着‘留别李庄栗峰碑铭’,记载了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原中国营造学社几十位专家学者与李庄人结下的深厚情谊。”

  2014年,担任宜宾市政协副主席的李万铮向有关单位建议扩大李庄古镇的展示区域,“当时李庄古镇只有一个展馆,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原中国营造学社都集中在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旧址共同展出,展厅容量太小,难以展示出李庄在抗战期间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保护的全貌。如果能以每个单位进行独立展示,则能更好地展现他们在李庄取得的成就。”该建议很快得到了采纳,相应展示区域也得以扩大。

  长期以来,李庄古镇在两岸交流方面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李万铮介绍说,从1988年起,民革宜宾市委会与台湾方面每年都共同举行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笔会或互寄作品展出,至今未中断。如今,李庄古镇还先后获批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宜宾市政协原副主席、民革宜宾市委会原主委李万铮。 王磊 摄

  2016年10月,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前会长刘兆玄一行来宜宾参访。期间,李万铮陪同刘兆玄一行考察李庄古镇,为其介绍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及原中国营造学社和同济大学在李庄的历史。抗战期间来到李庄的专家中,就有刘兆玄曾经的老师陈槃。李万铮说,刘兆玄对李庄完好保存抗战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李庄人在国难当头时牺牲个人和宗族利益保护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非常敬佩。最后刘兆玄写下“烽火迎斯文,此地无白丁”,来评价李庄人的家国情怀。

  “挖掘、整理这段历史,是要让我们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那些为保护和延续中华文明作出贡献的先辈,让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永远传承下去。”李万铮如是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