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2日电 (赵珊)为切实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升学生群体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四川中行)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开展“开学季·金融安全第一课”系列活动,辖属机构分别走进合作学校,从城区到县域,从大学到幼儿园,专业讲师团分赴多地,同步开讲,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40余场,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为在校师生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反响良好。
多形式宣传,普及金融知识
活动现场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折页,并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重点介绍手机银行安全支付、防范电信诈骗、保护个人征信等实用知识。针对虚假网络贷款、非法集资、钓鱼网站等常见风险,讲师团进行生动讲解,学生踊跃提问,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5万余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互动答题,强化知识吸收
为增强活动趣味性与参与感,活动现场设置“金融知识有奖答题”环节。学生通过扫码参与线上答题或游戏互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一步掌握金融知识,对日常风险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没想到求职应聘还有这么多诈骗陷阱,我今年即将毕业,这场讲解来得太及时了”,大四的曹同学再三感谢讲师团的讲解。
聚焦学生群体,精准传递理念
学生是金融消费的重要群体,也是风险防范的关键对象。活动结合学生实际,重点提示校园贷、兼职刷单、信用卡滥用等常见风险,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增强信用意识,避免过度消费或上当受骗而遭受损失。
“金融安全第一课”系列活动得到了各校师生的高度认可,认为对营造安全校园金融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不少学生表示,活动内容实用性强,对“保障金融权益”有了更深理解。
未来,四川中行将持续深入社区、乡村、商圈及企业,开展多样化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持续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常态化和长效化,不断提升全民金融素养,为构建全民金融安全防线注入持久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