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急流中的生命托举!张利平勇救落水爷孙
2025年08月15日 15: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5日电 (杨勇 肖开丰)“谢谢你救了我爸爸和儿子,我一定要给你送一面锦旗!”8月14日,在德阳市中江县组织部工作的张利平接到了一通充满感激之情的电话。电话那头,是落水者家属真挚深情的感谢,感激张利平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这通电话,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流淌在张利平心间,也将那段惊心动魄的记忆再次唤醒。

工作中的张利平。 杨勇 摄

  时间回溯至8月8日下午4点左右,11岁的孙子和55岁的爷爷正在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雎水河的一处水坝附近耍水。孙子见爷爷距离河边太近就想把爷爷拉回安全地带,不料脚下一滑,爷孙两人同时掉进河里。周围村名见状,立即报警,虽然心急如焚,却因年老体弱,加之河水汹涌、暗藏漩涡,无人敢下水施救,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人在水中挣扎。

  此时,正在休假的张利平恰巧开车路过雎水河,一名13岁左右的小孩立马跑上前拦车,带着哭腔呼喊:“救命啊,有两个人掉河里了!”

  张利平来不及熄火,停下车子就往落水者方向冲去,只见河中央有两个人影在湍急的水流中沉浮,距离岸边七八米左右。听一旁的村名描述,两人已经被河水冲走一两公里了。眼见河里的两个人影正以极快的速度被水流冲往下游,张利平心头一紧,没有丝毫犹豫,纵身一跃跳进河里,奋力向最近的落水者游去。靠近后发现是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已双眼发白、失去呼吸。张利平迅速抓住少年胳膊,拼力将人拖向岸边。将少年救上岸后,张利平立即实施心肺复苏,见少年有了微弱反应,便叮嘱围观群众继续施救。张利平则转身再次跳入河中,此时他已体力透支,却仍嘶吼着呼喊岸边群众帮忙。最终,在两名围观群众的协助下,成功将另一名落水成年男子救上岸。

  “当时大脑一片空白,除了救人什么都没想。”张利平回忆,当时水流湍急,河水浑浊,再加上下雨导致河水水位上涨,给救援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救人要紧,顾不了那么多,还是咬着牙,拼力向落水者游去。”张利平说,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天了,但当时惊心动魄的救人画面依旧时常浮现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其实难度最大的是救第二个人,因为救完小孩上岸以后,我的体力基本消耗殆尽。第二个落水者又是成年男性,身材比较健壮。我在水里拉着他往岸边推的时候,脚下根本踩不稳,用了很大力气才把他拉到岸边。如果没有围观群众的协助,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这个男子救上岸的。”张利平说道,将两人救上岸后,他直接瘫软在地,呛水后身体很不舒服,但还是坚持等到警察和120来了以后才离开。

  “我当了8年兵,部队一直教导我们‘你把百姓看得重,百姓才会把你看得重,遇到困难你不冲上去,牺牲的可能就是百姓’。”张利平这股刻在骨子里的信念,源于8年军旅生涯的淬炼。2006年至2014年,张利平在部队服役,这段军旅生涯,不仅铸就了他强健的体魄,更培育了其挺膺担当的果敢品质。在部队服役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三等功。如今37岁的张利平虽然已脱下军装,却从未褪去军人本色,“遇事往前冲”的劲头一如既往。

工作中的张利平。 杨勇 摄

  “在平时工作中,张利平一直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还会热情地帮助其他同事。对于单位新进的年轻一代,也积极地‘传帮带’,帮助年轻同事快速熟悉业务。”同事胡晓丽得知张利平勇救两名落水者的事迹后赞不绝口,为张利平“见义勇为”的精神点赞,“他的这一行为也激励着我们将英雄故乡中江县的‘黄继光英雄精神’不断传承弘扬下去。”胡晓丽说。

  据了解,德阳市中江县是全国“双百人物”、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舍生忘死,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江儿女。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中江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的英雄模范。2000年施行《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后,中江县共奖励表彰见义勇为人员43名,其中省级1人,德阳市级11人,中江县级34人,见义勇为牺牲人员7人,1人被评为烈士。

  在中江,英雄从不是历史课本里的符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坚守;见义勇为也不是偶然的迸发,而是精神血脉的自然流淌。英雄的精神早已融入城市的呼吸,汇入城市的血脉,激励着人们在正义与善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