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30日电 (夏梦秋 吴冷芸)“以前办证要跑好几趟,现在资料一交,工作人员全程热心帮忙,看我行动不便,甚至连许可证都能亲自送到我家,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峨眉山市烟草专卖局政务服务大厅内,行动不便的李大爷在儿子的帮助下前来道谢。
近年来,峨眉山市局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着力打造群众满意型政务服务窗口,自政务服务大厅启用以来,累计受理业务1000余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石老师,这个系统操作我不太熟悉,能教教我吗?”新员工小吴主动向其师傅请教。
“没问题,你看这里……”业务骨干石卫东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这样的场景在峨眉山市局已然成为常态。
为下好政务服务提升“先手棋”——抓好队伍建设,峨眉山市局积极推动“师带徒、匠带兵”活动,通过“传帮带”锤炼新人才。
通过“理论+实操+考核”三维培训模式和组织“模拟办证”“应急处突”等情景演练方式,专卖人员的全流程业务实操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练就出了一支“多面手”队伍。
“我们再也不会跑空了,小石不在还有别的工作人员可以给我们办证!”来访群众如是称赞。
此举充分发挥了“AB岗”制度在提升服务效能中的“双保险”作用,切实解决了临时缺岗导致的服务真空问题。
目前,专卖超半数以上工作人员可于政务大厅“独当一面”,实现“一窗通办”,办证效率平均时长缩短40%。

针对政务服务终端效能提升难题,峨眉山市局创新开展“假如我是办事群众”换位思考讨论活动,探索出“推动服务向数字云端拓展、向一线人员延伸、向特殊群体倾斜”的工作方法。
“现在办证线上线下都可以,办完证之后客户经理还负责对我们的经营业务进行指导,真是太贴心了。”“不仅如此,还对特殊群体开放了绿色通道,方便不少。”……
除了组建“数智专班”探索各类政务服务小程序实现各类线上、远程服务功能,还推出针对“三类群体”关爱计划,帮助老弱病残孕、返乡创业、突发事件困难商户提供“一对一”全程帮办服务。
同时,创新“前置服务”模式,发动支部党员对新办证商户开展营业前培训,讲解证照管理、真假烟鉴别等知识;联合政府机关、驻峨央企等党建联盟单位提供营业执照办理、银行卡绑定、wifi安装等“一件事一次办”服务。
截至目前,共计服务“三类群体”56次,开展“前置服务”148次,惠及群众200余人。

政务服务不仅要体现质效,更要体现温情。峨眉山市局坚持将“为民情怀”融入服务细节,用“微服务”传递“大温暖”。
政务服务大厅内,不仅配备了饮水机、沙发、茶几、报纸书刊等设施,还在办证窗口的便民服务箱中摆放了老花镜、放大镜、急救药品、卫生纸等便民小物件。
为了提升群众体验感,还专门增设“党员先锋岗”发动党员志愿者以轮流坐班方式为来访群众提供爱心服务。
在做好“贴心人”的同时,峨眉山市局引导广大零售户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传递邻里温情。
探索创新“一店一公益”工作机制,将零售终端打造为政策宣传站、信息采集点、便民服务站、公益联络点、文化传播窗,实现了与社区治理的深度嵌合。
三年来,峨眉山市局以便民服务点建设为抓手,构建起覆盖18个乡镇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累计引导219家零售户升级为多功能服务站点,发动零售户开展各类公益活动5次,惠及群众170余名。
下一步,峨眉山市局将继续聚焦“强队伍、优服务、暖民心”持续发力,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好办”迭代跃升,切实提升群众体验感和获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