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三台:建强中医药“三级网络”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3年12月12日 11:0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 (李米  刘玉明)近年来,三台县坚持做强龙头、壮大枢纽、夯实网底,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以县级中医医院为引领、二级医疗机构重点中医专科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力打通中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做强龙头  满足群众不同中医药需求

  近日,在三台县中医院,患者唐某玲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关注该院微信公众号,进入“互联网医院”,点击“专家咨询”,顺利挂到专家号,预约了就诊时间。

  在三台县中医院,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不再东奔西跑;线上开药,线下配送;专家远程“把脉”,患者看病更放心……互联网驱动下的智慧创新,不断给百姓带来新惊喜,“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在这里有了最直观的体现。

  据了解,三台县中医院于2020年建成互联网医院,开展远程会诊、三级双向转诊等服务。目前,该院的“远程医疗平台”已经覆盖全县33个卫生院,累计诊疗人数达到1.9万人次。

  近年来,该院牵头组建县域紧密型中医医疗共同体,大力推进“两专科一中心”建设,目前已有6个省级、6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和2个国医大师学术传承工作室、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拥有制剂许可证和省药监局20个品种制剂批文及15个品种调出批文。

  为方便患者,该院还建立了“智慧中药房”,通过中心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复诊,线上开药,线下配送,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患者线上缴费后留下配送地址和联系电话,由配送公司统一配送。据了解,目前,该院智慧中药房共配备360多种中药,平均每天可为80余名病人调剂处方300余副。

  三台县中医院副院长胡金良介绍,智慧中药房的药材都是该院药剂科集中采购,采用道地药材,遵循传统炮制工艺,符合制剂生产要求,确保了饮片质量。同时为保证用药安全,该院嵌入了前置审方系统,采用“软件审核为主+药师审核为辅”的复合型审方模式,从根本上保证了患者就诊和用药安全。

  “通过‘互联网+诊疗’模式大力发展智慧医疗,不仅可以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本土医疗服务能力。”三台县卫健局中医药股负责人表示,推动智慧医疗发展,有利于推动全县医药体制改革发展,提升本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群众不同中医药需求,为广大群众带来更便捷、更优质的看病就医体验。

  壮大枢纽  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近日,在芦溪镇花园卫生院中医馆里,医务人员有条不紊地为患者拔罐、针灸、理疗。

  “膝盖痛是老毛病了,原来腿疼,都没法走路,来这里定期治疗后,现在感觉腿也不疼了,整个人的状态都好多了。”在中医阁里,刚做完针灸的水磨河村村民李秀琼感慨说,“不仅技术好,收费也很便宜。”

  近年来,三台县卫健局严格按照《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不断加强基层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理疗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中医馆34个,配备中药饮片300种以上,配齐中医诊疗设备,综合运用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等,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的38%,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医疗卫生服务总量的50.4%,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在全县开展中医药“扶弱、固本、培强”专项行动,由县中医院对基层卫生院开展技术帮扶和中医人才培养,组建县域医共体,派遣专家定期去基层坐诊。各基层中医馆也通过开展各式中医服务,在基层公共服务中发挥着前哨作用。

  “除了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外,我们组织家庭医生团队每月下村开展帮扶时,也会宣传普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刘海伦介绍,该院中医馆拥有骨科牵引床、颈椎牵引椅、电脑中频治疗仪、华佗电子针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等各种硬件设备,治疗病种十分广泛。

  筑牢网底  群众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现在村卫生室的中医设备都这么齐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这么好的服务,太方便了。”近日,在中太镇鞍子村卫生室的中医阁里,村医张刚正在为村民敬安高推拿按摩。

  51岁的敬安高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常年劳作造成腰肌劳损,加上近期气候变化快,腰颈椎很不舒服。在村卫生室就诊后,村医张刚为他开了中药,并为他做了一些理疗缓解疼痛。

  “中医药治病简便易行,随时可以为患者提供肩颈、腰腿疼等中医理疗服务,让村民可以就近享受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张刚介绍,自村卫生室的中医阁建成以来,不仅吸引了本村居民前来寻医问药,临近村及隔壁乡镇的村民也慕名而来。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方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简、便、廉、验”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三台县启动中医阁建设,先后建成了46家村(社区)中医阁,实现了乡镇全覆盖。

  据介绍,中医阁配备中药饮片100种以上、中成药50种以上以及简易中医诊疗设备,每年举办2期乡村医生三基培训班,强化中医药基础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技术培训指导,并遴选329名长期从事中医临床诊疗或保健服务工作的中医师,按照远近适宜、优化组合、能力提升的原则,对全县383个建制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驻点服务。目前,全县所有乡村医生均能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中太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久龙介绍,在加强中医阁建设的同时,镇中心卫生院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医普及活动,向群众进行中医知识及保健知识普及;并强化中医外治疗法操作培训,极大提高了医护人员及村医的中医诊疗水平。

  接下来,三台县卫健局将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村卫生室中医阁从业人员培训,大力推广中医问诊、饮片处方及中医适宜技术等中医药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安全、优质、便捷的中医诊疗服务,畅通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