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9日电 (李晓东)泸州市叙永县地处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区,干旱、冰雹、洪涝、高温、冰雪等气候较为严重,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要求,健全完善自然灾害储备体系,提前落实救灾物资储备,提升救灾物资保障水平。
优化前置物资。根据叙永县地域特点,优化物资储备布局,除县级物资储备仓库外,将新购进价值300万元的卫星电话、对讲机、无人机、发电机、手持式卫星定位仪、排涝泵等47类防汛救灾救援物资前置到南面3个边远乡镇和1个北面乡镇,缩短物资供应半径,确保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将所需应急物资运达现场。
强化精细管理。年初,叙永县应急局组织编制县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提出县级救灾物资的储备需求,会同县发展改革局确定年度购置计划,并实时动态掌握上级下达、县乡两级救灾物资和县级部门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做到底数清、家底明,购、存、用手续完备,账目清楚。对一时无法采购完成的折叠床等紧缺物资,及时向市级申请调拨300张补充到储备仓库。
多方协同储备。除县级储存帐篷、棉衣、棉被、折叠床等物资外,注重发挥社会物资储备作用,对不宜长期储存的大米、食用油等,与供货企业达成代储协议,解决粮油库存的困难,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快速调拨并送至接收地,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今年入汛以来,成功应对了“5·2”冰雹和“7·5”、“7·16”洪涝等3次自然灾害,共计出动救援队伍82支567人次,紧急避险转移219人,临时分散安置99人,由于及时预警预报和转移群众,没有群众因灾伤亡,对因灾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及时发放大米264袋、食用油216桶、衣被392件、帐篷73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