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9日电 (雷生)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蝴蝶画非遗传承人、纳溪区新文艺群体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负责人王世宏获评2021年10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王世宏由于从小受到长年在野外从事地质作业的父亲的熏陶,不觉中对大自然中五颜六色的蝴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是把各种的蝴蝶翅膀粘贴制作成画,那一定很美的吧。”于是,他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蝴蝶进行观察和研究,但由于没有美术基础,他当初的蝴蝶画始终不尽人意,没达到他想要的效果。王世宏没有气馁,并开始了漫漫的求学之路,在经历了好几个老师数年的指导后,才逐渐对蝴蝶画有了感性认识。2002年,在泸天化工作了13年的王世宏因公司重组下岗分流,一心热爱蝴蝶画制作的他,下岗回家后就一门心思研究起蝴蝶、钻研起蝴蝶画的创作来。
走进纳溪区永宁街道打渔山社区世宏蝶画工作室,墙壁上、画架上、橱窗里,一幅幅色彩艳丽、制作精美的蝴蝶画栩栩如生,或山水风景、或人物小品、或花鸟虫鱼……让人耳目一新,仿若进入一个艺术的天堂。
“蝴蝶画主要是利用蝴蝶翅膀绢绸般的网纹和斑斓的色彩,运用疏、密、厚、薄的手法进行巧妙组合,经过软化、展翅、干燥等过程,强调结构与色彩的搭配,既费时又费心,更不能有半点疏忽。”王世宏说,制作山水蝶画,动作要轻、呼吸要匀,蝶翅上有鳞粉,所以在粘贴到纸上的时候,必须准确,不然鳞粉脱离会污染到卷面的洁净。
如今,王世宏的蝴蝶画早已走出四川、走出国门,他的作品先后荣获“四川省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四川省终身学习品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进京汇报金奖”等殊荣,成为国内蝴蝶画制作的领军人物。
王世宏一直心系困难群众,热衷公益事业,虽然早已名声在外,但他初心不改,不忘带动乡邻共同致富。十多年来,他先后举办蝴蝶画制作公益培训班40余场次,多次上门手把手传授蝴蝶画制作技艺,帮助50余名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困难群众掌握蝴蝶画制作技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解决实际生活困难。近年来,他还主动与市、区残联对接,面向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不定期开设蝴蝶画制作公益课堂,为“折翼天使”们插上腾飞的翅膀。2019年4月,王世宏的蝶画工作室被中共泸州市纳溪区委统战部命名为“纳溪区新文艺群体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9月,王世宏上榜四川省第三季度“四川好人”,今年10月,王世宏入选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
“能够为乡邻和孩子们做点实事,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王世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