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叙州:重拳整治粮仓“蠹虫”
2021年12月06日 20: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6日电 (吴平华 盛莉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曝光10起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两天后,四川省宜宾市纪委监委发布了“宜宾市叙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叙州区粮食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徐钢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信息,从中央到地方都释放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强烈信号。

  十多年的粮食局老局长徐钢选择主动投案的背后,凸显的是叙州区纪委监委运用“双查双修”治理模式,持续紧盯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用坚强的决心和铁的纪律护航国家粮食安全所体现出的强大震慑。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党员干部如果利欲熏心、失职失责、贪腐敛财、中饱私囊,将严重侵蚀群众利益、造成国家损失、影响粮食安全。如何有效识别粮仓“蠹虫”、重拳整治“粮仓腐败”、严肃查处“靠粮吃粮”问题,是叙州区纪委监委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重心。

  “我们对2013年以来粮食领域问题线索开展清底式‘回头看’,做好梳理分析,准确研判。”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巡察、审计部门的协助配合,结合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巡察、专项审计、财政检查等监督成果,紧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重点环节,紧盯业务主管监管部门重要岗位、国有粮食企业领导班子以及经营管理关键岗位的重点人员,紧盯内外勾结、设租寻租、权钱交易、输送利益、滥权妄为等重点问题,加大涉粮案件查处力度。截至目前,该区排查起底粮食领域问题线索15件,组织处理7人,留置2人。

  为切实加强粮食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叙州区紧紧围绕责任、作风、腐败问题加强监督检查,以“查改问题,修复行业系统;查办案件,修复政治生态”的模式,深挖细查涉粮乱象,最大限度清理粮食领域的作风和腐败问题。通过查改问题,督促粮食系统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其围绕“人、责、粮、库”自查自纠问题30余个,确保粮食储存、流通、经营、管理各环节规范运行;通过查办案件,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督促粮食系统不断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抓好问题整改、堵塞监管漏洞、完善规章制度,修复行业政治生态,从而推动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