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9日电 (陈莉 任小冷)“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为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助推乡村振兴,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常态化实施“战功”实绩考评机制,以“实战”培养“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一线“铁军”,重点考评干部在项目、招商、应急等前线战场上的工作表现,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任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励干部“硬核”担当。
以“实战”锻造项目一线“铁军”
“老辈子,国道546建成以后,你们出行就更方便了,你反映的工地积水冲刷到田土农作物的问题,我们争取3天内给您解决好。”12月3日,纳溪区白节镇建管站副站长杨益在施工现场调解纠纷时说道。
国道546是白节镇在建重点市级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白节镇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交通和旅游的深度结合,预计受益群众约30万人。自项目开工以来,白节镇干部为推进项目建设,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G546项目已积极调解矛盾纠纷和帮助解决施工难题30余个。
今年以来,该镇将40余名年轻干部分配至正在实施的28个重点项目中,当好重点项目“服务员”“联络员”和“监督员”。镇党委每周召开“三重点”会议,听取项目干部的“战绩”汇报,了解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和问题难点,统筹部署下步工作。目前,已帮助协调解决项目问题145个。
以“实战”锻造招商一线“铁军”
“敖总,您前几天提到的动力电问题已经协调好了,后续的变压器维修、安装问题,我们一定及时联系电力部门尽快落实,让完成投运。”白节镇经发办主任吴雪表示,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招商干部要为企业服好务、添好油、助好力。
近年来,白节镇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立足人才资源优势,将10余名干部安排至招商一线,匹配专业特长与企业特点相符的招商干部,秉承“以商招商、以商招商”理念,以服务为切入点,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帮助落户企业疏通困难瓶颈。今年,已成功引进九华恒业建设白节分公司、泸州庆达竹业有限公司等企业12家。
“我们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瞄准竹制品新材料、特色文旅、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加强招商干部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吸引企业落户白节,助力全镇经济发展”,白节镇党委副书记刘体鹏说。
以“实战”锻造应急一线“铁军”
“后面的同志不要掉队了,抓紧时间跟上队伍....。.”12月2日,白节镇组织全体镇干部与消防士兵一起到竹海村开展了应急演练,6公里徒步、搭建帐篷、看地图观察地形等,各项应急技能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白节镇坚持“练兵秣马”,组建由党员志愿者、镇干部、综合民兵等构成的18支应急队伍,并制定日常训练和模拟演练任务,通过贴近实战的培训演练和理论知识学习,全面提升应急队伍的救援、处置工作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今年以来,全镇已累计开展综合应急演练30余次,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中,100余名民兵充分发挥应急“铁军”效用,全力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