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翠屏区:写深写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2021年12月10日 21:5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0日电 题:宜宾翠屏区:写深写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作者 吴平华 叶昌荣

  “就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工资3000多元,还有时间照顾生病的妻子。”近日,在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华清村的宜宾山勾勾现代农业园区内,脱贫户何其伦一边将打包好的鸡蛋装车,一边笑呵呵地说。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社区村鸟瞰。 叶昌荣 摄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社区村鸟瞰。 叶昌荣 摄

  何其伦生活的改变得益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在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中,邻近的永胜村并入华清村,通过资源整合,新流转土地3000亩打造粮经复合种植基地,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47个。

  行政区域的“减法”带来改革成效的“加法”,自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推进以来,宜宾市翠屏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精准聚焦“四大任务”,把“两项改革”往深里抓、实里做,不断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的殷切期盼。

  资源“动”起来 优化配置为乡村扩权赋能

  “城镇的秩序变得更好了!”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居民李丽看来,“一支队伍管执法”后,镇上的变化很大。今年以来,为解决执法力量分散、薄弱的问题,翠屏区各镇统筹公安、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执法力量和资源,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执法新模式,承担起简政放权后的140项行政权力。

  打通基层综合执法“最后一公里”,是该区推动行政资源下沉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翠屏区赋予镇区级行政权力53项、赋予街道区级行政权力34项,明确镇法定权力118项、街道法定权力37项。结合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统筹下沉108名编制,专项用于配齐配强乡镇综合行政工作力量。

  扩权赋能带来的改变不仅是机构,还有资源。

  在翠屏区李庄镇安石社区村,村民李琼通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流转了闲置农房,让自家房屋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我现在有土地流转的收益,还有在公司的务工收入,村上每年还能分红。”李琼高兴地算起了账。

  随着闲置农房被盘活的还有教育资源。

  在翠屏区金秋湖镇茶乡村,被闲置了5年的白云小学在今年找到了新的“归宿”——在划归为村集体资产后,当地政府招引企业入驻,闲置资产摇身一变成为家庭农场。

  让资源“活”起来,翠屏区交出这样一份答卷——盘活镇村闲置教育类资产142宗,盘活率达100%。

  产业“强”起来 规模化发展为乡村振兴蓄能

  冬日的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金银社区村,果农和游客穿梭于柑橘林间,忙得不亦乐乎。

  金银社区村由金银和高潮两个村合并而成,两片区域位置、农业产业等相近,但在产业发展上,原高潮村总是处于产不过、售不过的尴尬局面。在两村合并后,通过“强户”带动“弱户”,产品质量提高了,柑橘销售到全国,全村新增加100余户果农。

  强强联合,以强带弱,打破村镇行政界线是“两项改革”的破题之道。在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翠屏区充分发挥翠屏城乡融合片区、李庄文旅融合片区、白花三产融合片区、金秋湖特色农业片区、宗场商贸物流片区“五大片区”产业优势的辐射带动、优势互补作用,调整优化白花镇、金秋湖镇、李庄镇、宗场镇4个中心镇和一曼村、云辰村、五粮液村等35个中心村规划,初步形成五片多点空间发展格局。

  抱团发展,串珠成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正是翠屏区农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目前,翠屏区培育发展早茶、油樟、柑橘等“5+2”特色产业近80万亩,建成高桥竹村、虎竹园、梦想清韵等20个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园。

宜宾市翠屏区三江口全景。 叶昌荣 摄
宜宾市翠屏区三江口全景。 叶昌荣 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住了产业,也就抓住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祝科介绍道,翠屏区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村达80个,集体经济收入最高的龙兴村达625万元。

  服务“优”起来 把改革改到群众心坎上

  少有所教,老有所依。翠屏区布局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1个,规划建设区级老年照护中心1所、区域性养老中心1所。

  在增强服务能力的过程中,翠屏区借力“幸福宜宾”十大工程,统筹推进镇村教育、医疗、党群服务中心等65个民生项目建设,总投资9.95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4.54亿元。截至目前,65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61个,开工率93.8%,累计完成投资5.47亿元,是年度计划投资的120%。

  硬件上去了,软件也没落下。8月2日,宜宾市首张加盖“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人民政府审批服务专用章”的证照从李庄镇便民服务中心颁出。

  崔伟星在李庄镇经营的超市需要办理卫生许可证,在以前,办理证件需要在政府和便民服务中心签字盖章跑两趟,印章整合后,他跑一趟就把证办下来了。“比我想的方便多了。”他表示。

  这样的便民暖心服务延伸到了翠屏区的各个镇、社区。翠屏区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纳入“全岗通”办理,为村社区居民集中办理就业失业、国土规划、卫生计生等30余项服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一窗通办、全科服务”。

  效能“高”起来广聚贤才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乡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自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翠屏区采取“回引+培养+吸纳”的做法,吸引优秀人才到村“两委”任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100%。同时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建成234支村(社区)综合应急分队。

  队伍的变化带来了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提升。

  “车位规范了,臭味没了,下雨天地上也没有大量积水了,环境越来越好。”翠屏区安阜街道葡萄园社区居民文祯泗回忆起这半年来居住环境的变化,感慨道。

  葡萄园小区建成于1999年,路面坑洼不平、房顶漏水、化粪池管网塌陷、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一一出现。针对种种“难题”,葡萄园社区发动22名网格志愿者上门问需拟定改造项目,通过“社区‘两委’+小区党支部+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联动治理模式,新建微型消防站1个、充电桩3处,规划机动车停车位148个,增设灭火器206具、监控摄像头124个……

  “基层治理就是要动心用情,多为百姓干实事。”翠屏区“两项改革”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万江介绍道,翠屏区在基层治理中探索群众自治道路,搭建“有事来协商”“小区说事点”“和事佬”之家等功能平台,培育“老巷管家”“六孃说事”等15个自治品牌。

  据悉,宜宾市翠屏区下一步将从做实“规定动作”、抓好改革示范、优化考核机制三个方面,确保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抓出实效、抓出经验,给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