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省地方志办管好史志文化阵地 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2021年12月16日 16:0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6日电(王爵)16日,据四川省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坚持地方志部门是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部门、地方志领域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重要战场的工作理念,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史志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文化观,激扬主流社会舆论,在“存史、育人、资政”实践中发挥“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作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编辑出版《巴蜀史志》。四川省地方志办供图
编辑出版《巴蜀史志》。四川省地方志办供图

  把准志鉴期刊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史志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在“存史、育人、资政”实践中实现党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确保志鉴期刊正确方向。健全志鉴审查规范,出台四川省地方志办《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指导省直部门志鉴编修工作规范(试行)》《〈四川年鉴〉编纂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巴蜀史志〉稿件审查与校对管理办法》及乡镇(街道)、村志编纂规范。落实“三审”程序,对省志、年鉴稿本、《巴蜀史志》期刊的政治观点、记述内容、史实数据等进行全面审查。

出版《巴蜀史志》“四川历史名人”专刊。四川省地方志办供图
出版《巴蜀史志》“四川历史名人”专刊。四川省地方志办供图

  建立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篇目审查与复核制度,组织完成21个市(州)地方综合年鉴2021卷编纂篇目审查、2020卷篇目复审及质量抽查,督促市(州)全覆盖开展下辖县(市、区)综合年鉴当年卷篇目审查、上年卷篇目复审及质量抽查。四川省地方志办编辑出版的《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及“四川历史名人”专刊,入选中国期刊协会承办的“2021BIBF精品期刊展”,在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展出,四川省地方志办受邀在四川省期刊协会2021年年会上作大会经验交流发言。

出版大型史志画册《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四川省地方志办供图
出版大型史志画册《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四川省地方志办供图

  守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制定出台《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运行管理办法》《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新媒体管理办法》,落实落细网络意识形态逐级审核把关机制,把稳正确舆论导向。适应互联网发展潮流,壮大网络思想舆论,充分发挥“方志四川”“两微八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新媒体矩阵作用,宣传弘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弘扬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布各类文章2700余篇。

  热烈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立足史志优势,自觉担负宣传、引导重任,展现、体现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热烈庆祝建党百年。出版《四川抗战历史文献》“大事记卷”“少数民族卷”“三亲卷”,留存川人抗战记录。编纂《四川方志中的红军长征记忆》,展现革命苦难辉煌。出版大型史志画册《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反映四川脱贫攻坚巨大成就。开展“巴蜀英烈”主题征文,弘扬革命文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百年辉煌百年荣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编纂出版《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宣传百年壮阔历程。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推进史志文化研究、阐释、传播,发挥德治浸润、彰善瘅恶、引领风尚作用。与重庆市地方志办、内江师范学院联合建立巴蜀方志文化研究中心,弘扬传统文化、巴蜀文化。传承古蜀文明,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聚焦三星堆”征文,组织编辑《巴蜀史志》“聚焦三星堆”专刊。(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