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2日电(陈梅 王术英) “按照原先划定界址的来,谁也不准越界,在各自牧场放牧....”近日,壤塘县上壤塘乡会议室一起牧民草场纠纷当面化解,牧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会议室荡漾着紧张的气氛。
当事人为上壤塘乡康龙村村民革迫与柔生,双方分别于2006年、2020年先后两次为草场边界引起矛盾纠纷,甚至还出手相向,革迫前后两次受伤治疗,花费医疗费数万元。壤塘县林草局、信访局以及乡、村调委会组织调解,革迫因伤医疗费尽管得到解决,但对于草场边界纠纷两家始终未达成协议,调解无果。
为化解信访积案,调解矛盾纠纷在基层,壤塘县成立四支综合整治专项小组。其中,纠纷化解专项小组由县委统战部部长为组长,县乡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驻扎到乡镇,深入远牧点、牧民家中,详细摸排、梳理现存和潜在的矛盾纠纷,召开分析研判会,集中进行矛盾纠纷化解。革迫与柔生的牧场纠纷便是集中化解的典型一起。
纠纷化解专项小组驻扎上壤塘乡以来,专项组成员多次深入到康龙村远牧点现场实地查看,了解过去草场划分的老干部及知晓情况的在场人员,做好调查笔录,同时通过当时实施政策与现行法律相结合综合研判,积极加强法律政策宣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分别做好双方存在的思想疑结工作,现场再次确定草场界址,办好“三山一界”协议,找准解决问题的途径。一番努力后,2021年12月14日,革迫和柔生化干戈为玉帛,双方握手言和,高兴地在调解协议上签署了各自同意协调的名字,一起十余年的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终于把我心里的疙瘩给解决掉了,非常感谢县里下来的调解员们,如果不是他们的帮助,这事不知道还得等多久才能解决。”柔生一脸感激地说。
近年来,壤塘县将建设平安壤塘作为美丽幸福壤巴拉家园建设的重要抓手,切实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相贯通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形成了“县级统一领导、乡统筹推进、村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近5年来,县多元化解调解中心和乡、村调委会人民调解员通过化纠纷、解心结,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率达99%。
“下一步我们将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认真分析研判,一件一件逐条化解,将矛盾纠纷调处在萌芽状态,为全县人民营造更加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壤塘县纠纷化解组副组长特王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