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蓉城五馆聚首 共话成都文博产业发展新路径
2021年12月22日 19: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2日电 (李欣宇)日南至,聚草堂,传蜀蕴,话馆藏。21日下午,搜狐城市-成都“幸福成都·城市名片”大师沙龙第2期“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成都博物馆副馆长段杨波、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胡斌、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马红、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水井坊博物馆馆长王刚齐聚一堂,共话成都文博产业未来发展新路径。

大师沙龙现场。主办方 供图
大师沙龙现场。主办方 供图

  金沙遗址与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遗址共同勾勒了古蜀文明;杜甫草堂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武侯祠是中国现存唯一君臣合祀祠庙;成都博物馆近30万件藏品,形成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民国时期,较为完整的藏品体系;水井坊博物馆完整记载了中国蒸馏白酒的历史与成都酒文化的渊源,并以真实的生产场景再现了600余年前的传统酿造技艺。

  五大博物馆的“守护者”先后上台,讲述了自己以及自己所在博物馆的“前世今生”。他们的精彩分享,让到场嘉宾一同感受金沙之久远、诗圣之渊博、武侯之雄心、成博之琳琅、水井之沉香。

专家共话成都文博产业发展新路径。主办方 供图
专家共话成都文博产业发展新路径。主办方 供图

  在“圆桌对话”环节,首个话题是有关于“博物馆热的兴起”。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胡斌认为,博物馆热背后的根源,首先是环境的改变。无论是博物馆及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基数,还是陈列展览和文化活动的质量,都有非常明显提升,而且社会公众对文博事业的关注、支持和参与度也在显著加强。另外,随着故宫博物院的“出圈”,大众对于博物馆的兴趣也开始提升,人们不仅对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更为了解,对遗产的传播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甚至情感价值也更加认可。

  成都博物馆副馆长段杨波表示,博物馆中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人们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之所。通过前往博物馆参观,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进而对中国文化更加自信,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这股“博物馆热潮”中,一个趋势的出现,引起了五位“守护者”的注意,那就是有更多“年轻人”前往博物馆游览。对于这种变化,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马红和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对这个现象深有感触:年轻人们开始愿意在一个时间段内放慢脚步,去欣赏文物,去打卡拍照。“这一新气象的出现都源于博物馆思路的转变,如今博物馆都在积极思考如何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升年轻人的参与度,更富创意的博物馆故事,更加潮流的文创产品,以及更具吸引力的参观形式,都成为了博物馆备受年轻人青睐的原因。”

  在吸引年轻人进入博物馆的方式中,“文创产品”是绕不开的话题,五位“守护者”就这个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新时代下博物馆文创显示出时代性、创新性、艺术性等特征。优秀的文创产品可以让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让那些躺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走出博物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众多爆款的“诞生”,代表大众对于博物馆的关注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在“创新”中散发无限魅力的博物馆,对一座城市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呢?在水井坊博物馆馆长王刚看来,博物馆是探索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最佳起点,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和象征,连接着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它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塑造城市环境,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味具有重要作用。

  据主办方搜狐城市-成都总经理舒畅介绍,搜狐城市-成都今年7月发起“幸福成都·城市名片”大型选题报道计划,并发起了“时间的艺术”匠人匠心沙龙,与非遗传承人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见证、记录、挖掘、书写在城市沧桑巨变中的那些领航者、奋进者和参与者。(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