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6日电 (杨光富 孟正凯)1月25日,汶川县大门村像新年一样热闹。“分红喽!”,汶川县灞州镇大门村书记抱着一摞钞票,喊了一嗓子,村委会门口翘首等待的村民一阵躁动。

分红现场,村民们携带股权证,签字、按手印、领取分红、点数金额。“我们大门村建设得越来越好,今天村上还给我们发分红钱,感觉现在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脱贫户杨海平站在分红人群中喜笑颜开地说道。自从2016年脱贫以后,杨海平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去年入股了村里的集体经济,年底就分红到了3000元,自己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大门村位于灞州镇西部,平均海拔2500—2800米之间,属于全县海拔较高的行政村,气候干燥,植被稀疏,贫困户25户68人于2016年脱贫。全村有耕地562亩,林地1万余亩。2020年以来,大门村因地制宜、宜养则养,让优势资源变资产、牲畜变股金、群众变股东,办起了总投资235万余元的集体经济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

据悉,这是汶川县灞州镇大门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在2020年6月成立以来第二次分红。经合作社理事会商议,拿出60%用于整村村民人均盈利分红,其余金额用于作为集体经济收益积累再发展。全村122户共389人分红,人均分红500元。
同时,该村还探索出集体经济分红奖惩机制,制定出对当年应征入伍的军人奖励500元、对当年度录取为本科的大学生奖励1000元、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每户扣除当年度分红300元、对违反“红八条”“白九条”的每户扣除当年度分红300元等奖惩细则,充分调动群众自治积极性,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在党的利民好政策和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今天大门村合作社每人分到了500余元的红利,我代表村民群众表示最由衷的感谢!今后我们有信心将合作社发展壮大奔小康。”大门村党支部书记王平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