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7日电 (周巧 何屿桐)3月7日一大早,清晨的阳光洒向田野,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新华社区的林下大棚一片生机勃勃,一个个呈褶皱状的羊肚菌撑开了“伞盖”。

羊肚菌是一种食用、药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呈褶皱网状、状如羊肚而得名,又称为羊肚菜、羊蘑。它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市场前景广阔。2021年3月,卢平经过多次考察,发现东湖街道新华社区林下有一大片空地,他决定尝试林下种植羊肚菌。
没有样板、没有经验、种植会不会失败?在卢平犹豫不决时,他找到了四川天府农业大师兰顺明,希望能取到“真经”。在和兰顺明沟通交流和实地调研后,得出结论,东湖街道新华社区这一片林地具备种植羊肚菌的条件。

去年8月,卢平将新华社区300余亩林地租下,开始整理土地、施肥,12月初播下羊肚菌种子,并通过盖薄膜的方式,控制菌种周围的自然温度和湿度,降低不利自然气候因素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
眼下,正是羊肚菌成熟的季节。如今,林下种植的羊肚菌初见成效,一个个羊肚菌破土而出。“预计3月中旬,这片林下羊肚菌将迎来大丰收,亩产超500斤。”卢平高兴地说。
“林下经济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的特点。”兰顺明介绍,羊肚菌是旌阳区的一个特色产业,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但土地利用率其实并不高,通过探索林下种植羊肚菌的方式,为产业发展找到了新路子。

据悉,近年来,旌阳区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充分利用现有林地与自然优势,发展林下羊肚菌种植,走出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逐步实现产业旺、村民富的美好愿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