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8日电(廖望 赵莉 田德均)四川泸州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五社的千亩白茶生态园在和煦阳光下似层层碧浪,淡淡茶香扑面而来。3月8日,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自贡运维分部党员服务队前往±800千伏锦苏线、复奉线开展线路巡视工作,并向在茶园工作的茶农了解情况,传播电力安全知识。
“感谢你们,我们村自从土地流转建成茶园后,每到采茶季节,我们都可以到茶园务工。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我们每户人均收入由原来的400元增加到5000元左右,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耕地作物置换后的实惠!”60岁的采茶阿姨李子英向大家展示着满满一筐的春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据悉,这片茶园正处于±800千伏锦苏线、复奉线密集输电通道平行走向区段,途经蜀南竹海和川渝结合地带,绿地之上可以看见两条特高压并行的壮观景象。可就在3年前,遥无边际的茶园还是一大片鲜有经济价值,还危害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竹林。

川南地区雨水充沛,植被生长茂盛,线下树竹隐患最为突出,给线路防山火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其中±800千伏复奉线159号——161号、±800千伏锦苏线775号——777号防山火治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一区段分别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和2017年3月发生三次山火,由于及时发现和科学整治均未对线路造成影响,但接连发生的山火也让输电运检人员决心寻找既治标又治本的措施。
巡线路上翻山越岭,运检人员看着纳溪沿路满片的茶园得到了答案——何不建议将输电线路下的竹林改造成茶园。纳溪是中国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是中国同纬度茶树生长最早的区域,如能建议将竹林改造成茶园,既解决了线路问题,又给当地民众增加了经济收入,是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2018年,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自贡分部输电运检四班班长代金云找到了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村支书李光亮,建议将该村辖区特高压线路保护区换种为茶园的想法,得到村支书的大力支持后,迅速联系上当地有名的养猪大户罗伟强。他们的设想打动了罗伟强,罗伟强把这几年养猪的资金投了大部分到千亩白茶生态园的建设上来。
“电力朋友还帮我请来了种茶的专家,对我进行辅导,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白茶生态园已形成规模,增加了当地务农人员的就业机会。”罗伟强望着身后的茶园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