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成都商报

成都中心城区拟布局1511处路外公共停车场
2021年08月10日 09:23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为缓解城市停车难,建立与绿色交通发展相匹配的停车发展格局,近日,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机动车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以下简称“规划”),其中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问题,将规划新增83处路外叠建公共停车设施。据了解,本次编制的“规划”共在中心城区布局1511处路外公共停车场,其中293处为独立占地公共停车场(泊位数6万个),1218处为叠建公共停车场(泊位数26万个)。同时,为提高停车秩序服务水平,将以人群停车行为过程为切入点,按照开车出发前、到达目的地后和车辆停放三个过程阶段,构建出行停车全过程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以智慧精细化手段全方位提升停车秩序管理水平。

  目前该“规划”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6日。

  城市停车难,归根结底是因为城市区域化停车难题。“规划”通过综合考虑轨道服务水平、出行停车需求及道路运行状况等因素,划定三类停车管控分区,实行差异化停车供需管控。

  其中,一类为严格管控区,主要为轨道服务水平高、出行需求旺盛、区域交通拥堵严重的区域,该区域将严控停车设施供给增量。

  二类为适度管控区,为轨道服务水平较高、出行需求旺盛、区域道路较为拥堵的区域,将适度供给,高效、针对性地满足出行停车需求。

  三类为统筹平衡区,该区域为轨道服务相对不足、区域出行需求不高、区域道路运行良好的区域,该区域可按需正常合理供给。

  同时,按照三类停车分区管控原则,实行差异化分区停车收费政策,包括分时限时进行泊位收费、路内路外差别化收费管理和P+R换乘用户轨道出行认证。

  仅仅只有管控显然不够,进一步做优规划,精准合理满足停车需求也是重点。规划针对大型商业、医院及公园等人流集聚效应较大的公共建筑设施,优化提升停车配建标准,保障公建设施自身配建车位能满足高峰期停车需求。按照路内停车总量不新增的原则以及不干扰慢行活动、不影响街道活力、不影响交通运行的原则,合理设置路内泊位,保障道路高效运行。

  针对供需矛盾突出的老旧住区,选取公园绿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规划新增83处路外叠建公共停车设施,有效解决老旧住区配建供给不足问题。

  针对轨道服务覆盖不足且出行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二、三类区),选取公园绿地、广场、公服设施和公共交通设施等用地,增补布局296处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合理满足出行停车需求。

  此外,结合各轨道线首末站、轨道交通覆盖不足的外围区域中间站、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19处“P+R” 停车换乘设施,引导外围开车进城需求向轨道转移。

  成都市机动车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

  人流量大区域提升停车配建标准

  针对大型商业、医院及公园等人流集聚效应较大的公共建筑设施,优化提升停车配建标准,保障公建设施自身配建车位能满足高峰期停车需求。

  老旧住区新增83个叠建停车场

  针对供需矛盾突出的老旧住区,选取公园绿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规划新增83处路外叠建公共停车设施,有效解决老旧住区配建供给不足问题。

  轨道覆盖不足区域增补296个路外停车场

  针对轨道服务覆盖不足且出行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选取公园绿地、广场、公服设施和公共交通设施等用地,增补布局296处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合理满足出行停车需求。

  轨道线首末站等区域布局19处停车换乘设施

  结合各轨道线首末站、轨道交通覆盖不足的外围区域中间站、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19处“P+R” 停车换乘设施,引导外围开车进城需求向轨道转移。

  利用“金角银边”增补泊位 打造智慧停车管理平台

  根据“规划”,为提升停车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将商务商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办公公服类用地建筑配建车位进行错时共享,满足邻近周边老旧住区夜间基本停车需求,解决节假日公园临时停车难题。

  利用“金角银边”多元空间增补泊位。按照实施性强、不占用良好生态资源、不干扰人的活动为原则,挖掘城区剩余空间与住区内部空间停车供给潜能,增补局部区域停车泊位供给。针对供需矛盾突出的老旧住区及轨道覆盖不足且出行停车存在严重缺口区域,考虑实施可行性,针对20处独立占地停车场,根据设施建设用地面积要求进行立体化改造。

  同时,为提高停车秩序服务水平,将以人群停车行为过程为切入点,按照开车出发前、到达目的地后和车辆停放三个过程阶段,构建出行停车全过程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以智慧精细化手段全方位提升停车秩序管理水平。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